前天新加坡抗疫小组突然宣布一波边境收紧政策!
12月2日起,所有入境新加坡的人,包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都要在登机前进行核酸检测~

(图源:海峡时报)
这一举动无疑和新毒株奥密克戎肆虐全球有关,2名新航乘客确诊新毒株,部长更是直言新加坡社区迟早会有!
那么只收紧边境,社区防疫措施要不要加码呢?有网友问新加坡是否又到了纠结“5人堂食”和“2人堂食”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世卫组织竟然抛出“悲观言论”:封锁无法阻止奥密克戎传播!

(图源:澎湃新闻)
黄循财:是否收紧看接下来几周 王乙康:就像下蛇梯棋
前天在宣布边境新政的时候,黄循财部长就坦言已经纠结了一番。
眼前两个选择
1)什么都不做
2)关上国门完全禁止旅行


(以上截图:CNA)
最后的决定我们看到了,新加坡又选了一种折衷的路线。
没有像以色列、日本那样封国,而是对所有境外来者增加了核酸检测的要求,对VTL游客增加了第3天和第7天快速检测的步骤。
这是目前基于对奥密可戎了解做出的决定,黄循财补充,未来有更多数据之后可能会做出调整。

(图源:海峡时报)
周一从新加坡飞往雪梨的航班上有两个奥密克戎确诊者,前天经过调查发现同批旅客中,已有7人入境新加坡!
虽然有新政,但是12月2日午夜才生效,看完边境措施,人们心中最大的疑问就是社区防疫措施还会收紧吗?
前天黄循财也提到:社区的限制暂时不会有任何变化。
他说,鉴于对新病毒变体的了解还不够多,现阶段判断是否需要收紧本地措施还为时过早。
看来新加坡目前主要做的工作是防止奥密克戎进入新加坡,除了对入境游客加强检测,也会对机场和其他边境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核酸例行测试。

(图源:todayonline)
黄循财强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新加坡需要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心态。
“我们将不得不根据新的信息不断审查并相应地更新我们的措施。”
他说新冠大流行已经进入第三年了,Omicron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受关注毒株:"还会有新的变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他认为归根结底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各项措施合作,团结一致对抗新冠。

新加坡卫生部长怎么说这次边境收紧呢,他在FB上换了一个比喻:
说新加坡与未知的冠病变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博弈的过程,就像在下一盘“蛇梯棋”。

(图源:Facebook)
这个游戏就是随着掷出骰子,要么顺着梯子向上爬,要么顺着蛇滑下来。
王乙康说“我们目前的处境就像是在下一盘蛇梯棋。如果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更有害,而且疫苗也对它不是很有效,那我们就会落在‘有蛇’的格子里,必须往下滑(再收紧措施)”
“但是,如果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却相对比较温和,那随着时间推移,取代德尔塔毒株的就会是一个比较无害的病毒,这其实是一个正面的发展。”
新加坡就可以顺着梯子往上走,更快地迈向共存。

眼下只能步步为营,答案将在未来几个星期后揭晓。
按照过去的经验,新加坡社区的防疫措施是否收紧,还要看本土病例情况和医院的资源占用情况。
先看看病例情况:
新加坡从11月22日开始放宽了对外出就餐、家庭访问和社会活动的一些限制, 目前看来社区病例并无大幅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前天新发现1239例,其中社区1193例,客工宿舍24例,输入病例22例。

每周感染增长率保持在1或更低,前天更是跌到0.66,意味着传播速度大大减慢。

在过去的28天里,在60166名感染者中,98.7%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0.9%需要在普通病房补充氧气,0.2%在重症监护室,0.2%已死亡。

我们再看看医疗资源情况:
到前天为止,1,113个病例仍在医院住院治疗,一周整体趋势是下降的,其中:
216个病例需要在普通病房补充氧气(趋势平稳)
13个病例病情不稳定,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数量下降),但是昨天有1例青少年进入ICU。
65个病例病情危重,在重症监护室插管(趋势平稳)
目前ICU的总体使用率为58.5%,相比前段时间大有好转。

(以上图表:新加坡卫生部)
基于病例和医疗资源情况,我们也可以判断近期新加坡可能不会收紧社区防疫措施了。
以后新加坡有了奥密克戎怎么办?
卫生部已经想好了,感染或疑似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不能居家隔离,将被送入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隔离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 禁令不能阻止病毒传播
面对奥密克戎,几乎所有国家都反应相当激烈,因为有太多的“未知” 不知道传播速度究竟如何 ——目前观察比德尔塔快。
不知道是否会使疫苗失效 —— 南非打疫苗的人很少,欧洲确诊不多导致样本数量太少,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知道。
不知道是否毒性更强 ——南非有年轻人重症,但欧洲确诊者多为轻症。
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很多国家的反应是“先封了再说”。


*受禁令影响的海外游客
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瑞士、土耳其、德国、意大利、荷兰、以色列、新加坡等等都在11月26日宣布对南非及其邻国实施入境限制。
最基本的操作是禁止非洲相关国家的人入境、断航,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出台的政策。
最极端的操作是“封国”,一刀切禁止外国人入境如以色列、日本。

(图源:深圳新闻网)
这些禁令和断航的做法和当时印度爆发德尔塔无异,这一举动让南非成为了世界孤岛,南非感到非常被孤立、委屈。
美国时间前天,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奥密克戎的最近说法值得深思。
《世卫警告、反对地毯式的旅游禁令,但是劝脆弱群体推迟海外旅游》

(图源:海峡时报)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显然觉得各国有些反应过激,他呼吁“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谭德塞说,由于对奥密克戎的了解有限,他完全能够理解各国对新变种病毒的关注,和保护国民免受感染的决心。

*谭德塞本人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籍 (图源:WHO)
不过,他认为一些国家采取过激的禁令,等于变相惩罚迅速通报新毒株的国家。
这样可能影响日后各国分享疫情信息的意愿。
谭赛德还说旅游禁令无法有效防止新变种病毒在全球传播,而只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计带来沉重负担。
相比封锁和断航,他更建议各国通过检测、隔离等防疫措施来减缓病毒的扩散。(像新加坡这样?)
世卫特别点名那些未接种疫苗的高风险群体,请推迟前往出现社区传播的国家和地区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