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政府在2024年4月2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旨在严厉打击滥用本地SIM卡进行非法活动的现象。这一新法规不仅标志着新加坡对打击SIM卡相关诈骗行为的决心,也展现了政府在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公民财产方面的坚定立场。
根据这项新法律,任何人若将其本地SIM卡转让给他人用于犯罪活动,首次违法者可能面临高达10,000新元的罚款和/或最长三年的监禁。对于重复犯罪者,则处罚将加重,罚款可达20,000新元,监禁时间可长达五年。
内政部第二部长张志贤在法案的第二次阅读中指出,2023年,超过23,000个本地移动线路涉及诈骗和其他网络犯罪,导致的损失高达4亿新元。这一惊人的数字凸显了加强对本地SIM卡使用的威慑和责任的迫切需要。诈骗行为包括使用本地注册的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电话和简讯,通过WhatsApp和Telegram账户实施针对性攻击,以及通过PayNow接收资金。
针对“不针对无辜者”的关切,新法律明确指出,其目的并非将出于合法目的转让SIM卡的人定罪。张志贤部长强调,总检察长办公室将仔细考虑每个案例的具体事实和情况,只有在认为起诉符合公共利益时才会采取行动。例如,若一个老年人的个人信息被误用来注册SIM卡,但他没有合理理由相信自己的信息会被用于非法目的,则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此外,新法律还特别针对了两类关键角色:“中间人”和“违规零售商”。对于那些接收或拥有本地SIM卡、并打算将其用于非法目的的中间人,以及那些向诈骗者出售用盗窃或虚假证件注册的本地SIM卡的零售商,新法律规定了严厉的处罚。这些措施旨在阻断诈骗者获取用于非法活动的SIM卡的途径,从而有效遏制SIM卡诈骗行为的蔓延。
新法律还规定,任何人如果在转让SIM卡时未能采取合理措施来核实接收人的身份和用途,将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订阅者”,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规定旨在防止人们以无知为借口逃避法律制裁。
张志贤部长表示,这项法律的实施将对新加坡的网络安全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打击非法转让和使用本地SIM卡的行为,新加坡政府展示了其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公共安全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一法律也向所有潜在的违法者发出了明确的警告:新加坡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网络诈骗行为。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这项新法律不仅针对直接参与非法活动的个人,也对那些可能无意中促成这些活动的中间人和零售商进行了规制。通过这种全面而严格的法律手段,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公正的数字环境,确保公民的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