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出行友好。

有些超市还有残障人士购物车。

图源:asia one
公共运输的特别留位,是大写的欢迎,而不是排挤。

急速行驶的巴士会为残障人士驻足,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会此耐心等待。

甚至在游乐场都能看到轮椅秋千,真的好暖心~

重点是......
有钱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那么平凡如你我呢?
坐着梅赛德斯奔驰的巴士上班;逛著全岛75个免费国家公园;26个公共图书馆,你家附近总有一个......

图源:LTA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确幸,经得起大风浪吗?
Singapore
疫情下重开的底气
最近,新加坡基本上解封了,走向了和新冠病毒的共存之路。
大家的朋友圈也变回了从前的画风,开启周末遛娃和出国旅行模式。最近经常收到家乡小伙伴的回复:
“羡慕嫉妒恨 你们这生活也太美好了 天天像度假”

很难想像,新加坡社区其实还有每日上千的日增病例!
但在决定了要与病毒“共存”之后,新加坡就一直在为民众进行心理按摩,大力推广轻重症分级诊疗和居家隔离。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不断调整防疫政策,一旦疫情稍缓,就尝试松绑,测试社会系统的承压能力和民众的接受程度,成果显著。
不信你问问朋友和同事,现在还有人关注日增多少病例吗?

感受下周末的人潮 今天的新加坡之所以有底气走向全面开放,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维持了—— 全球最低的新冠死亡率之一; 和全球最高的疫苗接种率之一。

数据来源:BBC
从疫情刚爆发时,新加坡就重金下订单给了各国的疫苗研发厂家。
要知道这些厂家的疫苗研发不一定会成功,一旦研发不成功,新加坡的订金就打了水漂。但是如果等到这些医药大厂宣布研发成功,才去下订单,基本上就只能看着有限的产能苦苦排队了。
所以,超前布局疫苗订单,是对新加坡胆识、资金储备和科学认识的共同肯定。
正是因为下单早,新加坡早早拿到了疫苗,在2020年底就开始给第一波医护人员施打疫苗。
最近,新的重组蛋白疫苗也到货了,大家可以选择接种。

一叶知秋,从疫苗布局就能看出防疫风格。
为了防疫,不惜计划动用429亿的国家储备金,保民生、降失业!

没错,又被台湾媒体cue到了!!!
所以小国小确幸
值得庆幸吗?我想应该是的
毕竟,这些为了人民的小便利
大费周章建设的公共资源
并不单单在高级公寓里
也不只是服务有钱人
而是惠及全民
人人可以享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