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多妈妈想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他们可以快乐、自由地成长。
这就决定了,很多刚来新加坡的妈妈们,都会不约而同选择新加坡国际学校。
曾经被称为“卷王”的海淀妈妈说过,如果想继续卷的话,还不如留在国内。毕竟我们在国内的资源也很丰富,一样可以给孩子不输于新加坡的教育资源。但是和其他妈妈卷成绩、卷特长,卷得我都精疲力尽了,想必我的孩子既累也无可奈何。
因此,这位海淀妈妈决定出圈,给孩子换个赛道,让孩子可以跟随自己的天性成长。
“那无人能敌的自信感”
如果说从莱佛士书院出来的学生学识渊博,绝对的精英;南洋女子中学的学生大多内敛温和、优雅博学;那么从国际学校出来的学生,他们都特别的自信,自信到都有点“自恋”了。

在国际学校,老师不会或者可以说很少会指责孩子的某些缺点,又或者特别去强调孩子的短处。老师对孩子都是以肯定和积极的态度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认可。而且,在国际学校,学生之间即使进行攀比,也不会用成绩和年级排名。他们有可能攀比的只会是你跑得比我快,你长得比我高,你画得比我好,你拉得比我稳,这种有关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地方。
所有孩子的自信心都被保护得很好。在积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在自信的力量下,不仅会拥有阳光开朗的性格,而且也会拥有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精神。

自信是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 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相信自己搞得定, 由相信自己所产生的正面能量。拥有这些正面能量的孩子,将来在面对挑战时,也能自信面对未知的困难。
“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
从学术上来讲,公立学校会比国际学校的要求严格很多。
这是因为国际学校培养的方向本身跟公立学校就不一样。国际学校培养的方向,是希望孩子在学术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就像之前讲过的那样,公立学校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新加坡公民,立足本国的经济发展输送各个行业的人才。因此会更加重视基础性的学术教育,重视考试成绩。但是,新加坡国际学校在教育上的基本方向是培养学生成为世界公民,拥有博大的胸怀,有博爱之心,关心弱者,关心资源不平等造成的弱势群体。
同样,国际学校更重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领袖人物,提高他们的领导力,让他们有能力可以领导好一群都很聪明的人。

众所周知,聪明人通常都很有个性,而想要管理好一群聪明的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想像一下,当你进入一个跨国企业,想管理好手底下这些出自各大名校的员工,你需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理方式、好的培养土壤,把他们领导起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他们才会拧成一股绳带动公司前进。
国际学校培养的不是纯粹的技术人才,而是拥有更高综合能力的领袖型人才。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国际学校的学术不优秀,像2022年IB考试中,德威国际学生的平均分为38.9分,48%的学生分数在40分以上。
这就是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厉害之处,国际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层面上,可以跳出成绩至上的内卷,让孩子拥有国际视野,拥有更强的手腕解决战略层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