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内多摊售卖2.50元经济餐 食客不惜走半小时去光顾

记者傍晚6点走访玛格烈通道第40座的大食汇咖啡店,正直晚餐时间,杂菜饭摊位排起长长的人龙,据观察,在排队的8人中,有三名年长人士点了两菜一肉的2.50元经济餐。(图:曾琬瑜)
女皇镇一带一家咖啡店的鸡饭、鱼圆粿条汤、两菜一肉的杂菜饭、腊肠饭等只卖2.50元;咖啡乌和茶乌也只需5角。有民众为了节省开支,特地从红山走路到咖啡店用餐。
这家咖啡店是位于女皇镇玛格烈通道(Margaret Drive)第40座的大食汇咖啡店。店内共有八个摊位,其中七个摊位都有推出一份2.50元的经济餐,包括鸡肉饭、西式炸鸡排炒饭、鱼圆粿条汤、杂菜面汤拌炸自制海味、腊肠饭、炸酱饭和两菜一肉杂菜饭。

咖啡乌和茶乌只卖5角,真的太便宜了。(图:曾琬瑜)
茶水摊摊主杨女士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咖啡店今年4月开张后,上述摊位以及茶水摊就开始提供经济餐。
茶水摊的咖啡乌和茶乌只需要5角,传统早餐包括两粒半生熟鸡蛋、两片面包和一杯咖啡乌只需要2元。
杨女士说,摊位每天早上平均可卖出200多杯的咖啡乌,茶乌则50多杯,全天买经济茶水的食客占30%到40%,以老人家居多。

咖啡店共有八个摊位,其中七个摊位都推出一道经济餐。咖啡店的生意不俗,一直有顾客光顾,主要以年长人士居多。(图:曾琬瑜)
摊贩:取长补短赚少少
卓源潮州面家的员工陈先生说,这一带是老人区,他们的鱼圆粿条汤只卖2.50元,60%到70% 光顾他们摊位的食客都是点这道经济餐。
他说:“经济餐的分量不多也不少,老人和小孩通常吃不多,所以很适合他们,不想吃太饱的食客也会点经济餐,能够吃饱又不会吃得太撑。”
不过,食物卖得便宜是否代表没得赚?陈先生说,打从一开始决定推出经济餐就没想过要靠经济餐赚钱。
“推出经济餐不是拿来赚钱的,主要是回馈社会,同时提倡减少浪费食物。”
他说,老板不会因为推出经济餐而蒙受亏损,但得靠其他餐点提高档口的盈利。

鸡饭、素食面和炸鸡排炒饭都卖2.50元。(图:曾琬瑜)
烧腊摊的员工陈先生则说,他们2.50元的腊肠饭颇受年长人士和12岁以下的小学生欢迎,他们主要是这一带的居民。
他说,约25%到30%的顾客会点腊肠饭,摊位主要是拉长补短。“政府提倡的计划我们一定要支持。”

杂菜饭和腊肠饭2.50元就吃的到了。(图:曾琬瑜)
须接受指定菜色
杂菜饭主管兼头手刘先生则说,虽然他们推出的两菜一肉经济餐不能选料,只能是指定的豆腐、青菜和咕咾肉,但是50%来光顾的食客仍选择这份餐食。
他说:“两菜一肉的杂菜饭原价是3.30元,足足便宜8角,相信这是吸引顾客的主要原因。另外凡是买上超过2元,‘老人卡’能扣2角钱。”
他说,买经济餐的食客涵盖各年龄层,也有不少工厂的职员一次来打包8包到10包,因为价廉物美。
他说:“赚也只赚一点,现在经济不好,有生意做就好。”
其他摊位如素食摊则一天能卖出20到30份的经济餐,光顾西餐、中华拉面和印度餐摊位的食客则有10%到20%会选择点经济餐。

蔡先生(左)打包两碗鱼圆粿条汤,一碗2.50元,他说很划算。吕女士(右)则点了2.50的杂菜饭,她说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有的吃就很满足。(图:曾琬瑜)
食客走半小时路 特地来吃经济餐
住在红山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红山一带的咖啡店没有经济餐,所以他特地从住家步行30分钟到这家咖啡店,一个礼拜会来两三天。
他说:“(杂菜饭不能选料)已经很好,现在2.50元可以吃什么,吃不到东西了!”
不少老人则坦言,他们对食物的要求不高,有的吃就好,年纪大了也不能吃太多。
76岁的蔡女士和80岁吕女士就说,经济餐的分量足以让她吃得饱,味道也不错,对于想要找经济实惠又能吃饱的年长人士来说是首选。
80岁的蔡先生则为他和78岁太太打包两碗2.50元的鱼圆粿条汤。他说:“我们都退休了,靠积蓄生活,偶尔得省著点。”

杂菜饭头手说,不只年长人士点经济餐,年轻人也点,尤其是附近工厂的员工一次过打包八到十包的杂菜饭。(图:曾琬瑜)
也有上班族和年轻家庭选择经济餐。35岁的行政人员王先生说,现在经济不景气,政府上调消费税,他担心往后无法负担生活费,所以得未雨绸缪,能省则省。
唐先生则与太太和两个三岁和五岁的孩子点了不同摊位的经济餐,他说:“由于这里几乎每摊都有经济餐,所以选择多,不会单调,小孩也爱吃,不想煮的时候就会下来这里吃。”

76岁的蔡女士(右)说,杂菜饭的分量刚刚好,让食客都吃饱。(图:曾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