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內多攤售賣2.50元經濟餐 食客不惜走半小時去光顧

記者傍晚6點走訪瑪格烈通道第40座的大食匯咖啡店,正直晚餐時間,雜菜飯攤位排起長長的人龍,據觀察,在排隊的8人中,有三名年長人士點了兩菜一肉的2.50元經濟餐。(圖:曾琬瑜)
女皇鎮一帶一家咖啡店的雞飯、魚圓粿條湯、兩菜一肉的雜菜飯、臘腸飯等只賣2.50元;咖啡烏和茶烏也只需5角。有民眾為了節省開支,特地從紅山走路到咖啡店用餐。
這家咖啡店是位於女皇鎮瑪格烈通道(Margaret Drive)第40座的大食匯咖啡店。店內共有八個攤位,其中七個攤位都有推出一份2.50元的經濟餐,包括雞肉飯、西式炸雞排炒飯、魚圓粿條湯、雜菜麵湯拌炸自製海味、臘腸飯、炸醬飯和兩菜一肉雜菜飯。

咖啡烏和茶烏只賣5角,真的太便宜了。(圖:曾琬瑜)
茶水攤攤主楊女士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咖啡店今年4月開張後,上述攤位以及茶水攤就開始提供經濟餐。
茶水攤的咖啡烏和茶烏只需要5角,傳統早餐包括兩粒半生熟雞蛋、兩片麵包和一杯咖啡烏只需要2元。
楊女士說,攤位每天早上平均可賣出200多杯的咖啡烏,茶烏則50多杯,全天買經濟茶水的食客占30%到40%,以老人家居多。

咖啡店共有八個攤位,其中七個攤位都推出一道經濟餐。咖啡店的生意不俗,一直有顧客光顧,主要以年長人士居多。(圖:曾琬瑜)
攤販:取長補短賺少少
卓源潮州面家的員工陳先生說,這一帶是老人區,他們的魚圓粿條湯只賣2.50元,60%到70% 光顧他們攤位的食客都是點這道經濟餐。
他說:「經濟餐的分量不多也不少,老人和小孩通常吃不多,所以很適合他們,不想吃太飽的食客也會點經濟餐,能夠吃飽又不會吃得太撐。」
不過,食物賣得便宜是否代表沒得賺?陳先生說,打從一開始決定推出經濟餐就沒想過要靠經濟餐賺錢。
「推出經濟餐不是拿來賺錢的,主要是回饋社會,同時提倡減少浪費食物。」
他說,老闆不會因為推出經濟餐而蒙受虧損,但得靠其他餐點提高檔口的盈利。

雞飯、素食麵和炸雞排炒飯都賣2.50元。(圖:曾琬瑜)
燒臘攤的員工陳先生則說,他們2.50元的臘腸飯頗受年長人士和12歲以下的小學生歡迎,他們主要是這一帶的居民。
他說,約25%到30%的顧客會點臘腸飯,攤位主要是拉長補短。「政府提倡的計劃我們一定要支持。」

雜菜飯和臘腸飯2.50元就吃的到了。(圖:曾琬瑜)
須接受指定菜色
雜菜飯主管兼頭手劉先生則說,雖然他們推出的兩菜一肉經濟餐不能選料,只能是指定的豆腐、青菜和咕咾肉,但是50%來光顧的食客仍選擇這份餐食。
他說:「兩菜一肉的雜菜飯原價是3.30元,足足便宜8角,相信這是吸引顧客的主要原因。另外凡是買上超過2元,『老人卡』能扣2角錢。」
他說,買經濟餐的食客涵蓋各年齡層,也有不少工廠的職員一次來打包8包到10包,因為價廉物美。
他說:「賺也只賺一點,現在經濟不好,有生意做就好。」
其他攤位如素食攤則一天能賣出20到30份的經濟餐,光顧西餐、中華拉麵和印度餐攤位的食客則有10%到20%會選擇點經濟餐。

蔡先生(左)打包兩碗魚圓粿條湯,一碗2.50元,他說很划算。呂女士(右)則點了2.50的雜菜飯,她說年紀大了不能吃太多,有的吃就很滿足。(圖:曾琬瑜)
食客走半小時路 特地來吃經濟餐
住在紅山的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紅山一帶的咖啡店沒有經濟餐,所以他特地從住家步行30分鐘到這家咖啡店,一個禮拜會來兩三天。
他說:「(雜菜飯不能選料)已經很好,現在2.50元可以吃什麼,吃不到東西了!」
不少老人則坦言,他們對食物的要求不高,有的吃就好,年紀大了也不能吃太多。
76歲的蔡女士和80歲呂女士就說,經濟餐的分量足以讓她吃得飽,味道也不錯,對於想要找經濟實惠又能吃飽的年長人士來說是首選。
80歲的蔡先生則為他和78歲太太打包兩碗2.50元的魚圓粿條湯。他說:「我們都退休了,靠積蓄生活,偶爾得省著點。」

雜菜飯頭手說,不只年長人士點經濟餐,年輕人也點,尤其是附近工廠的員工一次過打包八到十包的雜菜飯。(圖:曾琬瑜)
也有上班族和年輕家庭選擇經濟餐。35歲的行政人員王先生說,現在經濟不景氣,政府上調消費稅,他擔心往後無法負擔生活費,所以得未雨綢繆,能省則省。
唐先生則與太太和兩個三歲和五歲的孩子點了不同攤位的經濟餐,他說:「由於這裡幾乎每攤都有經濟餐,所以選擇多,不會單調,小孩也愛吃,不想煮的時候就會下來這裡吃。」

76歲的蔡女士(右)說,雜菜飯的分量剛剛好,讓食客都吃飽。(圖:曾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