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各大媒体,都在刷屏一则有关新加坡的新闻!
《环球网》、《网易》、《中国发展门户网》、《杭州网》等媒体都转载报道: 因为道路规划,新加坡观光三轮车将走入历史!


这个消息,为何在中国都引发了如此大的关注? 新加坡观光三轮车,消失!
实况实况 这个消息,之前早有媒体报道过。
因为场地没有新加坡当局颁发的牌照,所以从去年6月开始,所有观光三轮车就已经暂停营业了。
当时,或许很少人想到,它真的会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骑着带游客穿越牛车水街道的三轮车,图源:早报
最新消息是,前两天,经过CNA确认,新加坡唯一持有执照提供三轮车旅游观光的业者,将无法再获得续约。
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游客们再也无法坐上三轮车,跟着三轮车行进的轨迹兜风了。

图源:iStock
它曾是新加坡一道风景线
观光三轮车,之前频繁出没于小印度、牛车水、甘榜格南、新加坡河以及国家美术馆、大草场等景点,是新加坡旅游业相当重要的一个符号。
这项服务,在新加坡至少有几十年历史,也算是新加坡过往岁月的见证者。

一名三轮车夫于1993年载客的照片,图源: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坐在三轮车上,游客可以以一个很舒缓又放松的节奏,畅游新加坡市中心,慢慢欣赏新加坡的美景。

图源:Viator
一路上,骑车的大叔还会根据所到之处,和游客们分享这一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图源:ExploreSG
可以说,这种体验在新加坡是独一份的,也是搭乘观光巴士或者建在地下的地铁,又或者步行所无法带来的。
到了晚上,这些三轮车在路上亮闪闪的,颇具新加坡特色的三轮车观光Trishaw Uncle,让一名网友直呼有趣。
还有的网友来新加坡旅游看到后,第一时间就被吸引住了亮起了星星眼!急忙询问网友购票信息。

来源:小红书网友@草莓加布丁
观光三轮车也很受老外们的欢迎!还有路人看到了连忙拿出手机来拍照呢!

图源:Chinatown Singapore
但是,因为“三轮车大叔”的集散站所在地,未来将新建一条连接南北干道的快速公路,新道路的建设就无法满足观光三轮车安全运营所需的条件了。
再加上这些年,对于这类观光三轮车的需求降低了不少,因此,政府决定不再跟“三轮车大叔”续约了。

图源:CNA
对于这个结果,一些专家和组织也表达了遗憾。
一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就对本地媒体说,三轮车这种传统交通工具能使新加坡人和历史产生联系。就像马六甲和澳门一样,三轮车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珍贵文化象征。
“人们可能会被现代都市的魅力所吸引,但传统和历史始终为一个地方增添了深度和意义。”

早年的新加坡街头,图源:Roots.sg
消失的新加坡记忆有很多
这些年,离生活在新加坡的我们远去的,不只是观光三轮车,也有很多老字号。
01 新加坡这些老店,都没了
最新消息是,牛车水一家营业了70多年的唱片店——东南亚唱片公司 (Tang Nan Ah Company) ,将于5月11日永久关门。
不少人在30年的旧书和老式音乐中找到了安慰。但仅靠怀旧还不足以让商店维持下去。

图源:新明日报
还多很多餐饮业者在因为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被迫离开。
已在新加坡营业43年的百龄麦旋转酒楼,是一代人记忆中熟悉的味道,它于2020年宣布结业。

在这里可以一遍用餐一边欣赏圣淘沙、花柏山的风景,图源:早报
而百年老店、传承了四代人的福南街牛肉面,2019年因为难请人(本地人嫌太low不愿干),也不得不选择关门。

图源:早报
陪伴了新加坡人71年,被誉为“新加坡面点界黄埔军校”的德记东陵包,2019年1月31日最后一天营业......

图源:海峡时报
去年,牛车水73年老字号“大同饼家”,无预警地在脸书上宣布暂时歇业,至今仍未恢复营业。

02 新加坡这些建筑,也没了!
离开还有新加坡的很多老建筑们。
去年8月,位于裕廊东地铁站外的裕冰坊Jcube,正式走入历史,并被重新规划发展成一座40层高的商住两用建筑。

曾经熙熙攘攘的裕冰坊,图源:Jcube
去年6月,在国会上,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在出席一场记者会时宣布:
新加坡赛马场用地将在2027年4月关闭,今年10月举办的第100届新加坡金杯赛事,将是本地的最后一场赛马。
这也意味着在新加坡有182年历史的赛马活动的终结。

图源:Todayonline
还有牛车水美食街、黄金坊等等,之前或多或少都去过的地方,现在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和繁华。
03 新加坡的语言和甘榜精神呢?
在新加坡尚未城市化及实行组屋政策之前,乡村实为大部分居民所熟悉的居住环境。
由此产生的“甘榜精神”,也就是居民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互相关怀的精神,似乎在现代新加坡社会也似乎正在消失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看在心里,在脸书上发文让大家延续传承“甘榜精神”。

伴随着这些而式微的,似乎还有语言。
曾经的新加坡街头,方言是人们交流最常见的语言。但之后又变成了华语。
而2021年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有多达48.3%的五岁及以上的本地居民在家使用英语交流(这比十年前高出了16%),而在家使用华语的人口则骤减至29.9%.....(但说英语的家庭里大部分会使用第二语言华语沟通)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不过,正如观光三轮车要为新的快速公路让路一样,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
首先,是更多新规划就要落地了!
①东海岸外的“长岛计划”
去年11月底,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李智升官宣长岛发展计划。
根据现有估计,“长岛计划”占地面积约800公顷(8平方公里),总长约18公里,整体面积差不多有1142足球场大小。

图源:URA
待“长岛”建设完成后,政府将对这里进行大规模开发。
不仅要在这里兴建住宅,还要在这里建设生活娱乐设施以及工业园设施等等,现有的东海岸公园增添20公里的滨水公园。

渲染示意图,图源:BiodiverCity(BIG)
未来,这一片地方将变成住宅休闲工业三合一的新加坡最in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