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同样也是一阵大雨后,某些路段的积水更是成灾……这时候底盘高的公交车,成为路上唯一的“幸存者”,看着外面的惨状,车上的乘客纷纷掏出手机。

“看,一辆私家车熄火了!”

看!连小巴都没能驶过这段路,停在了这里。

仔细一看,车上有很多孩子,似乎还是幼儿园的校车。

不光是路上,还有一些地铁站外的公交车站也是被大水淹没。

3)2019年,珍珠坊被淹
因为突降暴雨,当时珍珠坊也跟着“发了”,五楼露天停车场来不及排水,积水从五楼一路逐层往下流......

雨水从五楼露天停车场,流到三楼停车场后再流向三楼商场,并逐层往下流淌。最后导致一楼至三楼的靠近楼梯的商家全部受影响!

商场内的商家面对摊位被水浸手足无措。其中一名商家指出,三楼的积水一度高达脚踝。
商家纷纷拿出扫帚、拖把、水桶等器具清理积水。据说这是珍珠坊营业30年首次遇到淹水事件。

虽然多次出现过隐患,但是,新加坡排水功能,防止水患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要知道,新加坡是个没有四季的热带国家,雨季往往降水量惊人,每年降雨量能达到2400毫米。

为了防止淹水问题,新加坡每起一栋新楼、每建一个街区,都提前规划好排水系统的位置、最大容量和排水效果。
新加坡全岛最大排水系统,是由32个主要河道、超过8000公里长的渠道以及17个蓄水池组成的。

所有的房屋边上都有排水沟,这些人行道上许多的带盖的沟沟都是用来排水的,之后,收集来的水会沿着排水沟一直流到排水渠,并最终流入河流或蓄水池中。

△遍布新加坡的排水渠

△ 雨后的排水渠

△ 校园小路旁的排水沟

△ 马路边有很多的排水孔
政府还引进了可以渗透水的砂砾技术。城市中的草地都可以渗透、引导收集雨水,分担抗洪压力。

△ 空地上也有排水渠
这些大大小小的明渠,沟壑星罗棋布形成了城市排水和蓄水的网络。
这些沟渠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每到暴雨时能及时吸走雨水并排入新加坡的17个大蓄水池,成为新加坡水资源的源头。

其中,2008年开放的滨海湾堤坝也是一个蓄水池。作为新加坡全面抗洪的重要环节,它将蓄水池和大海隔开,这样蓄水池的水就不会受到潮汐的影响哦~

当雨水过多蓄水池过满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排水泵。只需9秒就能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游泳池容量的水。
尽管整体排水抗洪做的不错,但是最近几年气候变化,新加坡的降雨量不稳定。当雨水过大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像上文那样会有局部积水。

近些年最严重也最出名的,莫过于2010年的时候,乌节路的整条街都被水淹了!



2010年乌节路水灾
不过新加坡政府也吃一堑长一智,自2011年以来投入12亿新币,完成了全岛325个沟渠的改善工程。
此外,政府也在2013年重新修订了地面排水系统准则。所有重要道路的地下管道 也都装有实时的监控系统,一旦有情况发生就马上就能采取及时的措施。

史丹福地下储水池
从2017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期间,政府投入了5亿新币加宽加深沟渠。特别是对于地势较低经常积水的地方进行了更多维护。
所以,大家在新加坡生活还是不用太担心的,淹水问题政府已经基本上解决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