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暂不收紧防疫措施 吁请年长者减少外出

2021年09月11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新增本土冠病病例近期每周翻倍,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强调,接下来二到四周非常关键,政府将密切观察重症病患的情况,并加强检测能力,以及进一步推高免疫。年长者、孕妇以及与年长者同住的年轻人,也应尽量减少外出和社交活动。

卫生部长王乙康昨天(9月10日)在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上说,过去18天出现病例激增在意料之中,“只是比我们预想的更快发生”。

新加坡本土病例自8月23日以来一路激增。(海峡时报档案照)

新加坡本土病例自8月23日以来一路激增,但在加护病房的病患维持在五到七人。过去18天内,只有两起新的加护病房病例和一起死亡病例,但王乙康提醒,重症病患人数料将增加。

王乙康指出,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每10天就翻倍,公众必须做好准备,可能会再出现四到五轮的翻倍。目前已经处于第三轮翻倍,正从每日400起增至800起。

“病例数字可能从800起倍增至1600起,再从1600起倍增至3200起,才会开始下降。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病例数字需要三四十天才会开始下降。”

王乙康解释,实际情况如何发展,还得取决于公众的集体行动,包括在雇主的协助下扩大检测,尽量减少社交接触,以及正确地佩戴口罩。“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或许我们可以避开病例数字五轮翻倍,可能在三四轮翻倍后就会开始趋稳。”

财政部长黄循财估计,新增本土病例很快会达到每天1000或2000起,因此必须更快应对这迅速改变的局势。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目前的焦点不再是每日新增病例,而是重症和死亡病例。

黄循财强调:“目前没有必要重返高警戒解封阶段或病毒阻断期,这些是万不得已的措施。较谨慎的做法是停下脚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减缓病毒传播,并且密切留意局势。”

王乙康指出,政府在8月10日启动“预备期”(preparatory stage)是为了争取时间为更多人接种疫苗,更好地控制疫情,在试行放宽一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同时,继续把确诊病例数字保持在100至200起。之后就能进入过渡期,做好准备进一步开放,并且应对病例激增。

“很不幸的,德尔塔变种毒株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目前出现的病例迅速激增,是打算与冠病共存的国家必须经历的。”

王乙康说,政府一直想走一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路,即死亡病例越少越好,并且避免长期和反复的封锁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接种疫苗是关键。

贸工部长颜金勇指出,过去28天确诊的病例中,未接种者患上重症或死亡的比率为5.2%,完成接种者则是0.8%。这意味着,未接种者染疫后的重症概率,比完成接种者高出6.5倍。

数据也显示,接种后染疫的人,比未接种者康复得更快。新加坡所有确诊病例中,仅少于0.1%需加护病房治疗或病逝。

颜金勇提醒,虽然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已超越许多国家,但仍须避免病例突然激增,导致更多人患上重症,造成医疗体系不胜负荷。

他举例,像以色列和英国等接种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在放宽防疫措施后都出现病例激增。“我们必须更加谨慎,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确定,每日新增病例持高并不会导致重症或死亡病例攀升。接下来两到四周非常关键,以观察病患染疫后是否会患上重症或并发症。”

王乙康也吁请年长者在下来一个月减少社交活动,在必要时才出门买东西或看医生。“如果跟朋友聊天时没戴好口罩,感染风险将会增加。跟年长者同住的年轻人也应减少社交,避免带朋友回家。”

王乙康强调,新加坡过渡到新常态的路线图并没有改变方向,但也不急着向前迈进,“必须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

冠病居家休养计划扩大 隔离期缩短成10天

已完成接种的确诊病患大多是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当局将扩大居家休养计划成默认的康复模式,更多符合条件的病患将在家养病。由于德尔塔变种毒株潜伏期较短,密切接触者隔离期也将从14天减少至10天。

已完成接种的确诊病患大多是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当局将扩大居家休养计划成默认的康复模式,更多符合条件的病患将在家养病。(龙国雄摄)

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当局在8月30日开展居家休养计划,截至前天(9日)已有21名确诊病患参与,当中9人已出院,其他参与者的健康情况良好。

政府将从9月15日起扩大居家休养计划,使计划成为默认的康复模式。50岁及以下的病患如果没有其他合并症或疾病都将参与计划。他们通常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能在家康复。一旦接获确诊报告,他们就应该开始自我隔离。

参与计划的病患必须有适合的居家环境,例如有独立厕所,能和其他家人隔离。同住者中也不能有年长者或是有严重免疫缺陷,他们也都必须都已经完成接种。政府将为病患和同住者提供居家康复关怀礼包和全天候远程医疗服务。

也有证据显示已完成接种的确诊病患的康复时间比未接种病患短,从9月7日起,已完成接种的确诊病患如果检测呈阴性或病毒载量极低,最早可在发病后7天出院。

由于居住在宿舍的病患传播风险较高,因此他们必须和未接种者一样,在发病后隔离至少14天才能出院。

针对有家长要求把他们没有出现症状的孩子带回家照顾,王乙康表示医院之前要求孩童住院是采取谨慎的态度,为孩童提供专门治疗。政府将调整这项政策,超过5岁的确诊孩童如果没有其他病症,在经过医院评估后将可获准回家康复。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也在记者会上说,德尔塔毒株的潜伏期平均不到四天,比野生毒株的六天短。

这意味着病患平均会在接触病毒的4天后就能在体内检测到病毒。

卫生部长王乙康因此宣布,从下周起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期将从14天减少至10天。

接触者在完成隔离后也须进行冠病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完成隔离,他们之后每天也须进行自我检测,直至隔离开始后的第14天。

他说,随着社区病例增加,政府也将加强对接触者的追踪,避免在医院和学校等高风险场所形成大规模感染群,政府也将使用“合力追踪”的数据追踪接触者,收到“健康风险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简称HRW)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测和自我隔离,收到“健康风险警戒”(Health Risk Alert,简称HRA)的接触者也应该注意健康情况,降低传播病毒的风险。

确诊病患的同住者也必须进行隔离以避免传播病毒,政府之后将公布隔离详情,以及给予被隔离者的协助。

符合资格60岁及以上年长者 9月14日起可预约接种疫苗追加剂

在今年3月或更早完成疫苗接种的60岁及以上年长者将从本月14日起,陆续收到卫生部的疫苗追加剂接种预约简讯。  

卫生部将逐步发送追加剂接种简讯给20万名,在今年3月或更早接种第二剂疫苗的年长者,追加剂可是辉瑞或是莫德纳疫苗。(海峡时报档案照)

卫生部长王乙康说,卫生部将逐步发送追加剂接种简讯给20万名,在今年3月或更早接种第二剂疫苗的年长者,追加剂可是辉瑞或是莫德纳疫苗。

根据卫生部的文告,收到简讯的年长者只须点击专属的个人连结,便可上网预约追加剂的接种时段。简讯会发送到年长者较早前接种首两剂疫苗时,所登记的电话号码。

符合资格的乐龄护理设施住户也将在下来几周收到简讯,预约接种追加剂。

已完成疫苗接种的免疫力受抑制者也应在注射第二剂疫苗的两个月后,接种第三剂疫苗。若患者所接受治疗的医院或专科诊所提供冠病疫苗接种服务,他们可在这些地点注射第三剂疫苗。他们也可向主治医生取转诊表格,到疫苗接种中心注射第三剂疫苗。

王乙康说,免疫力受抑制者可从本月15日起接种第三剂疫苗。

记者:刘智澎 林慧敏 王康威 摄影:龙国雄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