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问过几个资深规划教授一个问题,两条平行的快速路,它们之间最佳的距离应该是多少,没有人能回答。如果说这么重要的问题都没把握,怎么做好规划?每一个用词,定义没有去了解,怎么可能做得好。画鹏鸟不知道羽毛是什么、眼睛是什么,怎么画?问题在这里。

04
处理好城市病,就是世界级城市
NBD:不可否认,我们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无序扩张等问题,大城市病亟待治理。我们的现实情况也加剧了大城市病。
刘太格:我经常碰到有人讲,“刘先生你这个理论很好,但我们的现实情况不允许,做不到”,其实新加坡也有不好的国情,但在不断改善。现在,全球的综合环境最适合规划的,除了新加坡,就是中国,比欧美还有优势。中国已经具备做规划的基本条件,现在要用心做的一是把方案做好,二是规划要法治化。不要操之过急,先把规划做好。
任何城市都不是一张白纸,特大城市难度有,但每个城市都会被医好,越早治疗的话,成本越低,痛苦越少。新加坡以前有病,治疗得早,25年后基本治好了。等得越久,痛苦越大,药费越高。治疗城市病一定要治根,规划师是一个医生,不是美容师,哪里有问题就粉饰哪里,城市的健康要从内而外。
NBD:怎么做出好的规划?现在提倡共享、共建、共治,这个过程中应该有怎样的角色分工?
刘太格:第一,找有能力的专业人士,第二,尊重他的专业意见。
政府要有强大的推动力,一些西方国家老城区很美,外面乱七八糟,因为政府权力很小,难以推动。新加坡每五年大选,政府权力非常大,政府的政策高度明智,为人民着想。我们第一代政府觉得,如果这个弹丸之地不能做到世界级城市,是不可能生存的,所以一开始就下决心做到世界级城市,要做好的话,我们工作就要严谨,对市民,只要有承诺就要做到位。
表面上看,新加坡政府权力很大,背后则是把工作做好。怎么做好呢?就是通过草根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吸取反馈的信息,市民的问题、要求等,政府很在意听取专业团队的意见,所以一方面看是表面权力很大,背后其实做了很多咨询工作。
政府要拿出好的成绩,这个成绩要给市民带来利益,还需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有了好的环境,做专业的人更能放心大胆去做。
NBD:目前很多城市也在冲刺世界城市,规划是个重要手段,怎么通过规划来实现?您理解的世界城市应该有什么样的构架?
刘太格:世界城市、宜居城市这些目标都很好。一个好的城市,要赢得市民的认可,而非自己说。我们做规划,最终是要给各个阶层提供多样的选择。
要成为世界城市,每一个规划方案都要处理好城市病,处理好了,这个城市就是世界级的。每个城市也都必须要做世界级的,把最合理的规划理念使用出来。规划没有一个普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理念,但规划出来一定要能够给城市带来一定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