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前先问一个问题:
一对准爸爸准妈妈怀着跟对新生宝贝的期待,妈妈熬过了孕期的大小反应,爸爸眼看着就要熬过了担心。
但是在孕期22周时,肚子内的孩子被检测出天生发育不全,生下来或许就是个病秧子。

图源:all singapore stuff
这时候,这对父母会做什么选择呢?大家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生,还是不生?
新加坡准妈妈怀孕坎坷
胎儿心脏缺陷、内脏异位
接下来要说的这段经历,是发生在2016年新加坡的真实事件。
新加坡全职妈妈庞女士在42岁时诊断有孕。当时,她已经有一个3岁女儿。
庞女士一家对于这个新生命满怀期待。可是巨大的惊喜之后,接踵而来的却是令人更痛苦的挣扎。
庞女士怀孕5个半月时到医院做产前检查,跟以往不同,医生要求二次扫描。

图源:reddit
根据二次扫描结果,庞女士的胎儿诊断出发育异常、有生理缺陷:
① 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常人的主动脉跟肺动脉连接的是左右心室,但庞女士腹中胎儿双脉都接在右心室,变成右心室双出口。
此外,胎儿的肺动脉瓣狭窄,会阻塞心脏到肺部的血流。
② 胎儿的胸腔跟腹部器官跟常人的位置相反:
庞女士这一胎的身体发育问题极其罕见,据本地医生描述可能10000人当中才会出现1个。

一般人内脏位置 胎儿的内脏位置跟常人相反,实际器官功能仍存在,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内脏异位,心脏位置也跟着变(位于右侧),那么异位问题对于人体不成影响。
但如果心脏正常在左,胎儿患有心脏缺陷的可能性就较高。”
胎儿发育异常的消息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痛击。
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庞女士的家庭将面临伴随孩子出生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孩子一出生就要做大型手术来修复身体缺陷 · 孩子出生后可能每10年要动一次手术
· 孩子出生后可能需要全天候看护
上述这些必然发生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压在庞女士一家的心头。

庞女士宝宝的内脏位置 | 图源:新明日报
旁观人光是想像都觉得棘手与窒息,作为当事人的父母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根据新加坡的规定,如果孕妇在孕期24周前诊出胎儿有生理缺陷,是可以决定终止妊娠的。
而庞女士这时有孕22周。所以留给她抉择的时间并不多,仅存不到2周。
据她本人描述,这两周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这个孩子能要不能要,是否堕胎折磨着她。
留孩子,可能要面临未知时间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手术费,医药费等、

图源:SCMP
需要花更多精力在这个孩子身上,但庞女士跟她老公已有一女,要上班要照顾孩子跟家庭,能面面俱到吗?
不留孩子,过不了内心这一关。不留等于剥夺一条生命的权利,更何况这还是身上的骨肉。
这当中的纠结挣扎一言难尽。
但最终庞女士决定生下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这意味着她愿意去承担或与之而来的种种艰难。
2016年11月底,这个先天心脏畸形、内脏位置跟常人相反的胎儿出生,他的名字中有个“安”字,足以看出父母对他的期待,平安。


国大医院ICU单人病房1晚 花费765新到1085新 小安(译名)出生后就被送入国大医院的加护病房,小小的人从出生起就要进行全方位且复杂的检查。
在他1岁生日前15天的时候,他做了小小人生中的第一次心脏手术。
挺过了这些坎,小安之后的路就顺了很多。如今6年过去,小安今年6岁,他的身体情况可以说整体不错,但相比一般儿童还是会弱一些。
比如剧烈运动时需要短暂休息,跳跃多次对心脏造成负荷就会呕吐等。另外也需每2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图源:income
基本上只要小安不做剧烈运动就没事,跟普通从小孩差不多。所以庞女士一家也很感恩,庆幸还好当初没有放弃这个小生命。
从结果来看,庞女士一家算是不幸中的幸运。
根据新加坡的人工流产法令,怀孕24周即6个月后禁止人工流产,除非孕妇面临生命危险。 短期在新逗留不超过4个月
不能在新加坡做人工流产 最后附上有关人工流产的小贴士,在新加坡做人工流产虽然合法,但也有相应的条件规定。
1)在新加坡人工流产的对象需符合条件:
①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的妻子; ② 在雇佣外籍劳工法令(第91A章)发行的工作准证的持有人或持有人妻子; ③ 在人工流产日前已在新加坡居住至少4个月的人

图源:海峡时报
2)外国游客不能在新加坡做人工流产手术
如果仅是在新加坡短期逗留(不超过4个月),持社交访问准证/旅游通行证的外国人不能在本地做人工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