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继“北伐山姆”风潮之后,香港近期又掀起了新的热潮——香港人疯狂购买深圳社保,北上跨境就医。
尽管“跨境就医”这个概念可能听起来有些复杂,但根据那些亲身体验过的香港居民的反馈,他们发现在深圳接受医疗服务的效率远超香港,这种高效的医疗体验正逐渐吸引更多香港人选择北上就医。

图源:香港新闻
深圳,2023年某月某日——港大深圳医院的牙科诊室里,一名医生在忙碌的上午透露,他所接待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是来自香港的,而且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香港口音,导诊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疯狂购买热”还得从2019年的一则通知说起
2019年11月29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一项通知,从2020年1月1日起,港澳台居民可以参加内地的社会保险。

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港澳台同胞现在有权利在内地购买社保,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为何港澳台同胞选择购买内地的社保?甚至被视为一种“权利允许”?
这项政策推出后,紧接着遭遇了疫情,影响了其短期内的效果展现,随着2023年疫情的解封,大量香港人前往深圳探索美食和娱乐的同时,更是注意到了深圳高质量而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
读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疑惑香港不是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吗?
而且,香港的医疗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那么为什么香港居民还会选择到深圳就医呢?
大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关键在于,香港的免费医疗服务是需要长时间排队的,等待时间往往长得让人难以忍受。
WHY
香港居民纷纷前往深圳求医

图源:北区医院
以北区医院专科门诊为例,以下是部分医疗检查的排队时间:
● 膀胱造影需排队11个月;
● B超和彩超检查需等待30个月;
● 常规CT检查需等待39个月;
此外,香港的免费医疗体系并非完全无需费用,患者在挂号时需支付一定费用。对于那些急需治疗的病患来说,这样的等待时间实在是太过漫长,难以承受。

图源:香港新闻
一名58岁的香港老妇人因长期慢性病在公立医院急诊室等待超过12小时,最终不幸去世,这一事件促使大批香港人宁愿前往深圳就医,也不愿在香港公立医院排队。

图源:香港新闻
一位网友分享了她的经历:作为一名导游,她在香港的酒店住宿期间,不慎赤脚踩在地毯上而感染了疣。她尝试在香港的公立医院预约挂号,却被告知需要等待长达两年的时间,转而咨询私立医院的专科治疗,价格高达10000元港币令人望而却步。
无奈之下,她选择乘飞机前往中山医院寻求医疗帮助,幸运的是,她在当天挂号后不久就接受了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总费用不超过100元人民币。这一经历不仅凸显了跨境医疗的便利性,也反映了其经济上的可行性。
香港人购买深圳社会保险的热潮随之而来
去过深圳看病的香港人,在病愈之时,总会轻轻感叹一句今时不同往日。就是这样的口口相传,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选择前往深圳的医院接受治疗,他们发现拥有医疗保险更为经济实惠。
尤其是面对一些高昂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能提供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因此,在2023年香港居民纷纷前往深圳求医的趋势之后,购买深圳社会保险的热潮随之而来,并调侃“一顿饭钱买上一份保险”,性价比超高。

香港人偏好购买的是灵活就业类型的社会保险,因为这种保险的申请材料要求最少,相比之下,证明自己是深圳企业的正式员工要困难得多,而灵活就业保险不需要提供工作证明,这大大简化了申请过程。
这种社保允许投保人仅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这与香港居民的需求高度匹配,他们不仅能获得所需的医疗保险,未来还有机会领取养老金。
对比香港,新加坡的社保体系全面又高效

随着香港人掀起购买深圳社保的热潮,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了深圳医疗服务在便捷性和成本效益上的显著优势。深圳的医院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挂号流程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尤其对于急需治疗的香港患者来说,这种无需长时间排队的服务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然而,这场热潮也让我们有机会审视同为亚洲四小龙、同样以金融和贸易为主导产业、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的新加坡的社保体系(即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以其全面的保障和高效的资金管理而闻名全球。
新加坡社保CFP的优势如下:
◎ 全面的保障:新加坡社保CFP涵盖了医疗、养老、失业等多个方面,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强制储蓄:新加坡实行公积金制度,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确保了居民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 灵活的提取方式:新加坡公积金允许居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提取部分资金用于购房、教育等。
◎ 高效的管理:新加坡公积金管理局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确保公积金的安全和收益。
新加坡的社保制度(即公积金制)度,展现了另一种优势,新加坡实行强制储蓄,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公积金,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居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品质,还允许居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灵活提取资金用于购房、教育及医疗等。
新加坡公积金管理局的高效管理,保证了公积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使得新加坡社保在资金管理和提取灵活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深圳社保相比,新加坡社保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和长期的财务规划。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被视为东亚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成功的特例与典范,因为它适应了新加坡在经济起飞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特点,不仅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目的,而且为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