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繼「北伐山姆」風潮之後,香港近期又掀起了新的熱潮——香港人瘋狂購買深圳社保,北上跨境就醫。
儘管「跨境就醫」這個概念可能聽起來有些複雜,但根據那些親身體驗過的香港居民的反饋,他們發現在深圳接受醫療服務的效率遠超香港,這種高效的醫療體驗正逐漸吸引更多香港人選擇北上就醫。

圖源:香港新聞
深圳,2023年某月某日——港大深圳醫院的牙科診室里,一名醫生在忙碌的上午透露,他所接待的患者中,超過一半是來自香港的,而且醫院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了香港口音,導診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瘋狂購買熱」還得從2019年的一則通知說起
2019年11月29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一項通知,從2020年1月1日起,港澳台居民可以參加內地的社會保險。

這一政策的實施,意味著港澳台同胞現在有權利在內地購買社保,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為何港澳台同胞選擇購買內地的社保?甚至被視為一種「權利允許」?
這項政策推出後,緊接著遭遇了疫情,影響了其短期內的效果展現,隨著2023年疫情的解封,大量香港人前往深圳探索美食和娛樂的同時,更是注意到了深圳高質量而經濟實惠的醫療服務。
讀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疑惑香港不是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嗎?
而且,香港的醫療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那麼為什麼香港居民還會選擇到深圳就醫呢?
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關鍵在於,香港的免費醫療服務是需要長時間排隊的,等待時間往往長得讓人難以忍受。
WHY
香港居民紛紛前往深圳求醫

圖源:北區醫院
以北區醫院專科門診為例,以下是部分醫療檢查的排隊時間:
● 膀胱造影需排隊11個月;
● B超和彩超檢查需等待30個月;
● 常規CT檢查需等待39個月;
此外,香港的免費醫療體系並非完全無需費用,患者在掛號時需支付一定費用。對於那些急需治療的病患來說,這樣的等待時間實在是太過漫長,難以承受。

圖源:香港新聞
一名58歲的香港老婦人因長期慢性病在公立醫院急診室等待超過12小時,最終不幸去世,這一事件促使大批香港人寧願前往深圳就醫,也不願在香港公立醫院排隊。

圖源:香港新聞
一位網友分享了她的經歷:作為一名導遊,她在香港的酒店住宿期間,不慎赤腳踩在地毯上而感染了疣。她嘗試在香港的公立醫院預約掛號,卻被告知需要等待長達兩年的時間,轉而諮詢私立醫院的專科治療,價格高達10000元港幣令人望而卻步。
無奈之下,她選擇乘飛機前往中山醫院尋求醫療幫助,幸運的是,她在當天掛號後不久就接受了治療,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總費用不超過100元人民幣。這一經歷不僅凸顯了跨境醫療的便利性,也反映了其經濟上的可行性。
香港人購買深圳社會保險的熱潮隨之而來
去過深圳看病的香港人,在病癒之時,總會輕輕感嘆一句今時不同往日。就是這樣的口口相傳,隨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居民選擇前往深圳的醫院接受治療,他們發現擁有醫療保險更為經濟實惠。
尤其是面對一些高昂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能提供更強的風險抵禦能力,因此,在2023年香港居民紛紛前往深圳求醫的趨勢之後,購買深圳社會保險的熱潮隨之而來,並調侃「一頓飯錢買上一份保險」,性價比超高。

香港人偏好購買的是靈活就業類型的社會保險,因為這種保險的申請材料要求最少,相比之下,證明自己是深圳企業的正式員工要困難得多,而靈活就業保險不需要提供工作證明,這大大簡化了申請過程。
這種社保允許投保人僅購買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這與香港居民的需求高度匹配,他們不僅能獲得所需的醫療保險,未來還有機會領取養老金。
對比香港,新加坡的社保體系全面又高效

隨著香港人掀起購買深圳社保的熱潮,這一現象背後反映出了深圳醫療服務在便捷性和成本效益上的顯著優勢。深圳的醫院提供了快速、高效的醫療服務,掛號流程簡單,價格相對低廉,尤其對於急需治療的香港患者來說,這種無需長時間排隊的服務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然而,這場熱潮也讓我們有機會審視同為亞洲四小龍、同樣以金融和貿易為主導產業、高度國際化的經濟體的新加坡的社保體系(即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簡稱CPF),以其全面的保障和高效的資金管理而聞名全球。
新加坡社保CFP的優勢如下:
◎ 全面的保障:新加坡社保CFP涵蓋了醫療、養老、失業等多個方面,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強制儲蓄:新加坡實行公積金制度,僱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確保了居民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 靈活的提取方式:新加坡公積金允許居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提取部分資金用於購房、教育等。
◎ 高效的管理:新加坡公積金管理局採用先進的管理手段,確保公積金的安全和收益。
新加坡的社保制度(即公積金制)度,展現了另一種優勢,新加坡實行強制儲蓄,僱主和雇員共同繳納公積金,這種模式不僅確保了居民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品質,還允許居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靈活提取資金用於購房、教育及醫療等。
新加坡公積金管理局的高效管理,保證了公積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使得新加坡社保在資金管理和提取靈活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與深圳社保相比,新加坡社保為公民提供了一個更為全面和長期的財務規劃。
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被視為東亞地區社會保障制度成功的特例與典範,因為它適應了新加坡在經濟起飛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特點,不僅實現了社會保障的目的,而且為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