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字节跳动在新加坡总部的员工收到了一条通知,要求中国籍员工向国内报税。这个消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员工担心自己需要缴纳两份税。
CRS到底是什么?为何能让一百多个国家税务联动?

1、什么是CRS?有哪些国家加入?
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又称“统一报告标准”。
CRS的提出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就是OECD(经合组织)。而概念是来自美国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FATCA)。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有一天去了英国,存了一笔钱,而且很可观,那么英国的银行就有义务把中国人存款的信息金额披露给中国国家税务总局,这就是信息交换。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5月发布的数据,目前已经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加入CRS计划。

图/来源于pexels网
将被交换的信息包括:
①覆盖的海外机构账户:几乎所有的海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各种金融投资产品的投资实体、特定的保险机构等。
②覆盖的资产信息: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有现金的基金或者保险合同、年金合约,都要被交换。
③覆盖的个人信息:你的帐户、帐户余额、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都要被交换。

2、字节跳动新加坡总部员工需向中国报税
今年1月,字节跳动在新加坡的工区员工收到了一条通知,要求中国籍员工向国内报税,否则可能会影响RSU回购
为了确保员工能够全面参与回购,字节跳动要求需要纳税的员工出示纳税证明。所欠税款将由公司以等值的限制性股票单位持有。
字节跳动还表示将向受影响的员工提供最多两年的补贴,但并未具体说明这些补贴是否足以弥补税收差异带来的损失。

图/来源于字节跳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是说需要缴纳两次个税。关键在于比较所在国家和中国的税率。如果新加坡的个税低于中国,那么只需要补缴税差。目前,新加坡的个税大约在15%到24%之间,是低于中国的。
关于居民身份的定义,如果在中国有住所,无论在国内居住多少天,都需要在国内报税。如果是无住所个人,且在境内一年习惯性居住少于183天,则可以免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住所不仅仅是指名下是否有房产,还包括户籍、婚姻等关系。
依法纳税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向新加坡人力部投诉,相当于主动暴露自己的不合规行为,不建议这样做。
新加坡作为许多中国企业的区域中心,吸引了众多寻求进军东南亚和全球市场的企业。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以及Shein等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较低的税率成为了新加坡吸引中国工人定居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中美都是全球征税的国家,即便是被美国企业雇佣的中国籍员工,如果符合纳税居民标准,也需要在国内报税。
总之,大家还是应该依法报税,不要因小失大。

3、被追税不可怕,怕的是随机性
目前表面上看起来是从红筹海外上市公司的股东、实控人、股权激励的高管,或者从有37号文登记备案的、或者有ODI境外投资的企业家或者企业开始被关注和约谈。不知道背后是否调用和依据了CRS交换回来的信息。
无论如何,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不管税务机关打通了多少环节、掌握了多少信息、梳理了多少逻辑,过去这些年海外收益没申报没交税对多数人而言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谁被约谈和问询了都会心里发虚。
CRS,是一项非常简单,也非常复杂的法规。其核心是透明穿透,即穿透最终的权益者身份,让他们不能再用离岸等方式,来避开居住地的纳税要求。
CRS法规提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架构,都要你穿透,让你向祖国申报,你的最终受益人是谁,希望你的税务信息是透明的。
各国是从2014年开始陆陆续续签署这个法规的。有些国家签署较早,有些则签署较晚,中国属于后者。目前,已经签署的国家或地区已达119个,富人们比较熟悉的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及整个欧洲,都在签署国之列。
CRS针对的是纳税人,针对的是你在哪个国家纳税。举个例子,你是中国纳税人,那么,你只要在这上述119个签署的国家或地区有金融账户,这些信息就会自动的每年申报给中国的税务当局。
再比如,你是在中国香港纳税的纳税人,中国大陆就会把你在中国大陆所有金融机构里面的金融资产信息,自动的每年一次发送到中国香港税务当局。

图/来源于pexels网

4、富人面临的8大疑问
Q1:CRS覆盖哪些类型的海外机构账户?
A1:几乎所有的海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各种金融投资产品的投资实体、特定的保险机构等。
Q2:哪些类型的资产信息将被交换?
A2: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有现金的基金或者保险合同、年金合约,都要被交换。
Q3:哪些个人信息将被交换?
A3:你的帐户、帐户余额、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都要被交换。
Q4:海外公司的银行账户会受影响吗?
A4:海外公司的银行户口当然会受影响。
Q5:海外保单是不是属于被交换的范围?
A5:具有现金价值的境外保单均属于交换范围。中国明确规定,个人每年只有5万美元外汇额度,那么,是否会请你说明这个钱如何出境的,是否会有惩罚性的东西?这都是未知数。
Q6:海外家族信托里面的公司账户会受影响吗?
A6:海外家族信托里面的公司账户会被CRS覆盖。届时,将根据信托架构内的该公司的税收居住地和信托受益人的税收居住地分别进行信息汇报,最终是汇报给中国大陆税务当局。
Q7:被要求交换的对象,是依据账户持有人税收居住地还是户口所有人的国籍?
A7:CRS是根据账户持有人税收居住地而不是户口持有人的国籍来作为依据。CRS针对的是,你应该在哪个国家纳税,你的金融信息就会被发送到你应该纳税的国家。
Q8:我有海外户口,如何确认政策对我是否有影响?
A8:如果你有海外账户,肯定会受影响,你的金融账户信息将会被汇报给经确认的应纳税所在地的税务当局。

图/来源于pexels网

5、CRS之下的5个选择
面临即将到来的CRS,中国投资人到底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基本有以下五个选择:
选择1:被动等待。
在离岸有那么多的金融账户,过去又已通过各种方式将资产转移海外。2018年开始,中国税务当局是肯定要知道这些信息了,那就希望中国政府没有执行力,执行起来非常慢。
选择2:主动关闭离岸账户。
主动将自己的离岸账户都关闭,让金融资产返回中国大陆。期待税务当局手下留情,如果要惩罚的话也是轻一点。
选择3:转移离岸账户。
将这些离岸账户转移到一个不被CRS覆盖的地方。对中国客户来说,目前有两个地方比较熟悉也比较放心,一是美国,二是台湾。台湾目前还没有签署CRS,但明年签署CRS的可能性很大。
选择4:区分清楚必须申报和不必申报的资产。
CRS体系下,只有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有现金价值的金融资产,才需要申报;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如不动产、艺术品、贵金属等均不需要申报。这对于资产披露与保护比较关键。
选择5:调整信托架构。
实行CRS的情况下,在境外的资产还是需要设立信托架构。目前,对于一般受托人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个人、独立信托机构、私人信托公司。

图/来源于pexels网

6、富人出海,如何正确进行税务规划?
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和征税把握的尺度,钱不那么多的可以选择彻底躺平,无法躺平的就只能在更加谨慎和保守的框架内进行规划、或者对已有举措进行调整。
第一,海外资产依然要有。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不放在一辆车上,这是最基本的平衡各种风险所必须的。
第二,海外资产的持有结构不能再简单粗暴。
是公司的话,公司是否应该做一些商业实质、怎么做;是信托的话,要看看信托会不会因为安排不当、被直接穿透征税;除了公司和信托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第三,做正确的身份规划。
对中国人而言,能拿护照也能住还税低的地方就两个:
香港和新加坡,但拿护照前者要七年,后者至少也要五年,是不是等得起?等得起拿哪个?前者是中国的一部分,后者男孩子要服兵役。
那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这些呢?他们税的因素要提前考虑进去,因为可能所得税比中国还高、还多了遗产税等代际传承税。买护照也可以,加勒比海还是马耳他?
又或者什么格鲁吉亚、土耳其呢?能说走就走的话,欧洲的黄金居留签证也不是不可以,葡萄牙比希腊好。身份规划不是一定要走,而是在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多个选择总是更优的。
第四,完成是否注销中国户口放弃中国国籍的思考和心理建设。
如果税务上不会更加激进,只要有户口就全球征税的话,中国国籍还是继续保留比较好。
第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调整。
根据税收监管的发展,动态调整是否需要更加严格管理自己在哪个国家居住多久、保持多少资产和家庭的联系,因为这些因素均会影响税收责任和负担。

图/来源于pexels网
随着CRS机制的推进,海外资产的“隐身术”正在失效。企业或个人出海,如何进行合理的财税规划,值得思考。
注:参考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OECD(经合组织),字节跳动,综合公开新闻报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