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本地公路上的车辆数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过去七年汽车常年增长率为零,但政府提前将拥车证回流市场的举措,使得公路上的车辆总数出现了显著变化。

图源:FACEBOOK
车辆总数首破百万私车增幅最大
根据陆路交通管理局网站的数据,去年7月,公路上的车辆总数首次超过百万辆,截至 12 月底,车辆总数达到 100 万 7094 辆,相比 2023 年底增加了 1 万零 362 辆,增长率为 1.04%。在各类车辆中,私召车的增幅最为明显,电单车和巴士也有一定增长。
其中,私召车数量增加了 8629 辆,增长率达 10.55%,总数达到 9 万零 383 辆,首次突破 9 万辆,这一数字包括 5 万 9371 辆提供专车载送服务的私召车以及 3 万 1012 辆租来自驾的共享汽车等。
然而,其余类别的车辆数量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汽车和商旅车数量减少了 2058 辆,降至 56 万 9956 辆;德士数量进一步下跌 503 辆,降至 1 万 3117 辆;货车及其他车辆略减 46 辆,降至 16 万 7057 辆。

图源:档案图库
自 2018 年 2 月起,汽车和电单车每年可允许的增长率被削减为零,车辆增长主要依据杀车率来填补替代需求;而货车和巴士组(C 组)的年增长率则维持在 0.25%,这一政策将持续至 2028 年 1 月 31 日。
对于车辆总数持续增加的情况,陆交局回应称,主要原因包括政府从未来供应高峰提前拨出拥车证回流市场、拥车证供应的波动(尤其是从高峰期至低谷期)、C 组车辆维持增长率以及豁免拥车证的车辆增加。豁免拥车证的车辆涵盖校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外交车辆和部分老爷车。
官方解答车辆总数为何增加
为了缓和拥车证成价,陆交局去年为中小型汽车组(A 组)和大型及豪华车组(B 组)提前拨出了超过 9000 张拥车证回流市场,并且在未来几年还会额外注入多达 2 万张拥车证,约占车辆总数的 2%。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表示,这些举措都会导致车辆数量在近年出现增长。
他还提到,车辆总数每年的波动是正常现象,这是由于拥车证回流市场与人们实际购买和注册新车之间存在时间差,以及每个季度的拥车证配额是根据过去四个季度报销车辆的滚动平均数来计算,但长期来看,车辆数量不会因此发生实质性改变。
对于私召车的增长,百胜汽车集团主席梁南兴认为,私召车租车需求强劲,租车业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竞标拥车证,而私家车买主则不愿支付这样的高价。他指出,私召车需求一直支撑着拥车证价位,即便政府增加配额,仍可能供不应求,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图源:档案图库
虽然 A 组和 B 组拥车证成价在去年有所缓和,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成价在开年大跌后回升,去年 10 月分别上涨至 10 万 3799 元和 11 万 6002 元。从事汽车业超过 20 年的顾问史贵能指出,购车需要支付至少 30% 的首期付款,考虑到拥车证成价的涨幅,一些想避免支付大量现金的人可能会选择租私召车。此外,召车服务乘客的增加以及私召车相比德士更加灵活的特点,也进一步提高了私召车的需求。
尽管政府曾解释私召车并非推高拥车证成价的主要因素,去年首 10 个月出租私召车的汽车租赁公司仅标得 A 组和 B 组 10% 的拥车证,但成价仍高于 2022 年,当时这些公司成功标到 26% 的拥车证。
不过,史贵能指出,一些私召车公司会利用个别司机的信息竞标拥车证,并且可以将成价转嫁给租车者,所以能够以更高的价格竞标,即使部分车子因租金太高而闲置。他认为,随着当局设法缩小拥车证供应高峰和低谷之间的差距,未来拥车证高峰期流入市场的配额会受到限制。如果需求方面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便供应增加,拥车证成价仍将维持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