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行日记(五) ——收官篇

2020年02月13日   •   5814次阅读

随之映入眼帘的这座是爱琴桥

这座桥俗称大马路桥,是一座拱桥,同样也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目前的桥梁建于1929年,长46米,宽25米,以印度总督额尔金(Lord Elgin)的名字命名,桥两端的道路分别命名为桥北路和桥南路。

爱琴桥是新加坡重建次数最多的桥梁。从最早时的木桥,发展到铁桥、混凝土桥,至今已在同一地点重建了5次,名称也从比森门桥、汤申桥到今天的爱琴桥。爱琴桥上的灯和圆形浮雕别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是由意大利知名雕塑家雕刻而成。为了方便行人通行,1991年在桥的下方修建了两条通向桥南路的地下通道。爱琴桥附近环境静谧优雅,很多人都喜欢坐在桥头附近的凳子上静静的沉思或者捧一本书阅读,单单是坐着就有一番乐趣。优雅的爱琴桥到了傍晚时分在各种灯光的效果下,显得色彩纷呈、优雅无比。桥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将新加坡河也装扮得多姿多彩。

游船途中,看到了这座新加坡的最高建筑。

这座建筑是共和大厦,前面为大家介绍过。

再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座是加文纳桥

加文纳桥于1870年通车,是横跨新加坡河唯一的一座悬索桥,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依然保持原始风貌的桥梁。它连接着新加坡河北岸的行政文化区和南岸的商业区。

加文纳桥建成之初叫做“爱丁堡桥”,作为对爱丁堡公爵到访的纪念。之后更名为加文纳桥,是为了对最后一位印度任命的海峡殖民地首长威廉士·奥佛尔·加文纳爵士表示尊敬。加文纳桥长79.25米,宽9.45米,最大跨度为60.96米,现在作为一座人行桥。从建成至今,这座加文纳桥一直保留了最初的风貌,未被重建或者修改。1990年在桥身上增加了灯光设施以突出在傍晚桥梁的美观度,因而也成为恋人乐于流连的浪漫之桥。

安德逊桥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公路大铁桥,靠近河口,于1910年开通,连接南岸的珊顿道金融区与北岸的政府大厦。大桥长70米,宽28米,得名于总督安德逊,并由安德逊亲自主持开幕仪式。安德逊桥中间是双向的车道,两侧是人行道,两端有装饰华丽的拱形铁门,让人清晰的知道大桥行程的开始和结束。

安德逊桥已经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大桥之一,对于缓解交通起到了巨大作用。关于安德逊桥还有一段让人感觉血腥的历史,当时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几个罪犯的头颅曾被挂在桥上来恐吓新加坡的人们,防止他们无法无天的造反,让人不得不承认日本侵略者的残忍。

安德逊桥是一个钢铁与石灰石完美地结合的桥梁。无论在清晨的晨曦中,还是夕阳西下的晚霞里,白色的拱形铁架总是时刻舒展着优雅的身姿,让人感叹它的美丽。

它是横跨新加坡河的一座公路桥,跨越了新加坡河河口,连接着北岸的滨海艺术中心与南岸的鱼尾狮,于1994年开始建设,1997年建成通车。这座桥长260米,宽70米,双向各四条车道,两侧是人行道。滨海桥上面供车辆和行人通过,桥下则为来来往往的船只提供便利,每天都是车来车往,游人不断。它是新加坡一座新建的大桥,也是最好的景点之一,尤其适合晚上观赏。到了晚上,大桥上的路灯闪闪发亮,大桥下面的桥拱也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大桥两岸的建筑也时刻闪烁著光芒。整座大桥和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显得极其妩媚多姿。

除了以上为大家介绍的这几座桥之外,横跨新加坡河还有一座螺旋大桥。不过呢很可惜因为时间的原因,此行我没有机会亲自体验它了。在网上找了几张图片让大家看看。

螺旋大桥又称为“双螺旋大桥”,坐落在新加坡河入滨海湾处,于2010年建成通行,是一座连接滨海中心和滨海湾的人行天桥。大桥是由澳大利亚建筑师和工程师设计,连接了新加坡的商业区、文化区和娱乐区。

螺旋大桥为世界上首座双螺旋人行桥,长280米,宽6米。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是一座颇具创意的大桥。设计人员受DNA结构的启发,桥梁想要体现的意义是“生命与延续、更新与成长”,设计理念是让大桥呈曲线显示,同两端的人行道连接在一起。螺旋大桥上设有顶篷,可以遮阳庇荫,应付热带气候。桥身上刻有CGAT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着组成DNA的四种基本碱基: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到晚上,这些字母就会分别变成红色和绿色,显得绚丽无比。螺旋大桥上还设有可让行人休息或眺望市景的圆形瞭望台,也是水上运动和烟花表演的最佳观景台。

大家看到的这座建筑是新加坡剧院。

站在游船上欣赏著远处的鱼尾狮公园,

还有对面熠熠生辉的新加坡摩天轮(没开)。

短暂的新加坡河游船项目结束了,我们在鱼尾狮公园附近的码头下了船,看白天的滨海湾。

我站在如此近的距离观看鱼尾狮像。

大家还可以在这里购买鱼尾狮形状的雪糕

接下来我们前往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以及它旁边的滨海湾·金沙酒店这片区域其实是后来填海造陆填出来的。在2010年滨海湾·金沙酒店开业之前,这片区域是海水。

滨海湾花园是于2012年6月29日隆重开幕的。第三篇我已经向大家介绍过这里了,所以今天我就不再重复介绍了。由于那天晚上参观这里的时候因为时间的缘故没能登上连接擎天大树之间的空中步道,所以今天特意来这里补上。

站在空中步道上仰视滨海湾·金沙酒店

远眺眼前的新加坡摩天轮

从空中步道下来以后,来到了植物冷室。

大家在照片里看到的那两个建筑就是植物冷室

滨海湾花园的植物冷室包括两个玻璃生态区:“云雾林”(占地0.8 公顷)和“花穹”(占地1.2 公顷)——冷室还原了热带山地地区凉爽潮湿的气候和地中海及半干旱、亚热带地区凉爽干燥的气候。这些地区都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栖息地,许多植物物种面临着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植物种植数量约8.7万柱,包括4百种品种类。两个冷室也是可持续发展工程学的代表项目,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提供具备能源效益的制冷解决方案。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能进到里面。如果大家要是来的话,不妨进去参观一下哦。

接下来我们前往小印度。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所以被称为是小印度。特别是在一些节日的时候来临,印度风情更加的显著,这里就像是一个金碧辉煌的童话世界。五彩的灯光和装饰在街上到处都是。

也许很多人都有像我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新加坡会有这么一个小印度呢?是因为在1819年,莱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等。他们就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再加上后来的移民以及繁殖等等,这里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就成了这样小聚居地。

一进入小印度,一股浓烈的辣椒气味就会扑面而来。商店里陈列著银器、铜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茉莉花环和丝制莎丽。

在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这里是比较清静的,但是周末就会很热闹。很多人都喜欢来到这里吃饭购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