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这些枯燥的规则用寻宝游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真的比普通的教法有趣太多了。作作还说以后我们坐飞机,他可以帮我打包行李,区分能带的和不能带的。
而整整的十道题,带我们探索了樟宜机场的各个角落,了解了机场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得不说,作作现在算是个机场通。而且当天2个半小时的寻宝过程中,作作走了几千步,一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中。

最后完成答案,得到的打开宝箱的数字密码也很有意义,居然是樟宜机场的一个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不得不感叹设计者的高超!
而下午的活动,除了常规的手工,樟宜时空体验馆是一个让我非常惊艳的存在,里面依旧是介绍机场的历史和方方面面,但却做得非常高科技,互动性很强。可以说一整天的活动都围绕机场这个主题不断深挖,变换各种玩法一再引人入胜。

美不美?
这居然是介绍机场背景的展馆?
以前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樟宜机场的建设历程居然要我花钱看,还看得如痴如醉?!
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以前看到的类似展览馆,都是两面墙贴图文,走马观花看一遍,根本提不起兴趣。

晚上的露营也是在时空体验馆,包场,且正对着瀑布,整个景色绝美而清净。

第二天早上,当爸爸带著作作回家经过T3航站楼,作作忽然指著天花板说:“爸爸,你知道这里的天花板都有特殊的设计哦,可以节约能源吗?”
我那一瞬间,真的很欣慰。
毕竟当父母的这么努力遛娃,不只是为了消耗他们的精力,也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地感知多一点,再多一点世界。
美景
说实话,一个机场有多美我是不信的。
不就是高筋水泥,比的只是谁更大,谁更新,谁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罢了。
谁能想到机场可以是一座花园,一座森林,甚至是一座博物馆呢?

这是樟宜机场。

这也是。
我能够想像到所有的悲欢离合的浪漫剧情在这里发生,并且氛围一定很美。
看地图还有向日葵花海什么的,但是樟宜机场太大了,我目前还没有探索完毕。只是探索到的部分,已经刷新我以往的认知。

写在最后的本篇必读提示:
说实话,这篇充满溢美之词的文章绝对不是带着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心理写下的,纯粹是我内心的记录,新加坡当然不完美,但也在某些地方确实有启发我深思的地方,我只是把这些优秀的地方记录下来。
也不知道这篇文章有没有缘分让国内机场相关的工作人员看到,我挺希望他们聆听一下普通人对机场的评价的。
机场太远了,只有在坐飞机的时候去。
机场的东西又贵又难吃,尽可能不要在机场吃东西。
机场的东西卖得比外面贵一半,如果不是来不及了,谁会在机场买礼物。
机场候机的时间太无聊了,提前太早去就是浪费时间……
我不知道以上这些,有多少人和我怀着一样根深蒂固的想法,以前我不觉得这个样子的机场有什么不对,毕竟之前也去过一些国家和城市的机场,几乎都差不多,过路的地方而已,能玩出什么花呢?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机场还算修建得崭新气派。
但直到遇见樟宜机场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机场不止属于风尘仆仆的旅客,还可以属于普通人的生活。
即便不坐飞机,我们也可以来这里约会,庆祝纪念日,遛娃,和闺蜜逛街……你在这里看见了扑面而来的生活,消费也很日常。
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机场更有人情味一点。

而且,机场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窗口,一旦有了强烈的人文属性,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向全世界的旅客输出当地文化。
众所周知,传播文化是个很难很难的事情。但当我看着孩子在机场一日露营活动时,兴致勃勃地探索和学习了樟宜机场是在哪一年修建、平日各个部门是怎么运行的、有哪些建筑巧思这些本该枯燥无味的知识,他不知不觉了解到新加坡最为窗口的一个地方,我的内心深受震撼。
这件事情,“要有多努力,才能看上去这么毫不费力呢。”

在我看来,机场绝对不是修建得有多漂亮,只满足于一张像样的城市或国家的名片就够了,也不是比较谁的客流量吞吐更大就赢了。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真的觉得樟宜机场很厉害,也希望,世界上有更多这么厉害的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