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加坡妈妈,将孩子送去补课,却将补课中心的资料放到网上售卖,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补课中心在得知后,立即将这名母亲告上法庭。经过调查得知,这名母亲甚至还是一名新加坡教育部教师胡某!
最终,这名母亲被法庭下判禁制令,不准她日后做出任何侵权行为。若有违反,她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示意图,图源:CNA
《联合早报》报道,涉案的补课中心在新加坡享誉盛名,成立五年左右时间就已经有1000名学生了。
据中心创办人介绍,补课中心所有的教材都是自己和团队成员精心撰写的,是根据她的教学经验汇总而成,无论是内容还是排版,版权都归中心所有。
结果,到了2021年4月,她却发现自己中心的教材开始在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传播售卖,怀疑是一名学生所为。

图源:iStock
于是,补课中心的人化身成为买家与网上的卖家联系,在得到材料后,通过比对字迹等操作迅速锁定了一名学生的身份。
之后,补课中心开始与这名学生的母亲胡某对质,胡某通过电邮向补课中心认错,但一直没有满足补课中心要求的道歉和赔偿。
最终,补课中心决定起诉胡某对簿公堂。

示意图,图源:Sassy Mama Singapore
法庭上,补课中心一方表示,胡某在签订合同时清楚知道其中的条款包括“他人不能复制任何课堂的内容”,胡某的行为已经涉及侵权。
而胡某则辩解称她补课中心的材料来自公开资料,排版也和其他网上能够看到的作业相似,并不是原创内容,因此自己不构成侵权。
此外,胡某还对补课中心提出骚扰指控,声称补课中心对其使用了“威胁、辱骂和/或侮辱性的言语或行为”。
最终,审理此案的法官认定作业内容是由补课中心独立创作的,因此答辩人胡某已侵犯版权。

示意图
此外,法官也了解到,胡某出售这份补课中心作业是“系统性及重复性的”,在接近半年的时间内,她曾完成了多次交易。
胡某辩解称自己是自己一名教育部老师,她不想丢失饭碗,因此不会重蹈覆辙,希望法官不要对她发出禁制令。
但法官认为,胡某作为一名教师本应遵守学术诚信,且不愿意在宣誓保证自己不会再犯,因此被判处永久禁制令是合情合理的。

说起来,补课文化确实在新加坡非常盛行,在放学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进出于各大补课中心里。
因为新加坡家长普遍存在的“怕输(Kiasu)心理”,《海峡时报》曾报道,现在新加坡的补课年龄有提早的趋势,不少孩子父母早在他们上幼儿园时就送他们去备战PSLE(小六离校考试)。

图源:海峡时报
一名补课中心老师告诉《海峡时报》时透露,2010年,一班25名学生当中,大约三成会上课,到了2022年,这个占比已经来到了70%......
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部却一直在给孩子们“减负”,让他们爱上学习。从2019年起,新加坡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就无须参加考试与计分测验,而是以课堂作业、小测试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图源:海峡时报
不过,适得其反的是,这反而让一些家长增加了担忧,害怕孩子无法“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开始让孩子参加更多额外课程。
椰友们,你们平时有送孩子去补课中心的习惯吗?平均会让孩子补几门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