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像小笼包、榴莲、柚子、千层糕……吃货们能认全吗?

2025年02月05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很多地标建筑,网友们都亲切地以食物命名。

如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大家都叫“大榴莲”;南洋理工大学教学中心,大家称为“小笼包”

吃货眼中的新加坡,什么地标建筑都可以跟食物联系在一起。网友们脑洞大开,看了这些图,相似度可以说有九成了。

滨海艺术中心——榴莲

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位于滨海湾且靠近新加坡河出海口,是新加坡的表演艺术中心。它的建筑外观酷似新加坡人最爱的一种热带水果,本地人亲切地把这座艺术殿堂称为——“榴莲”。

看一下榴莲本莲,不能说是毫无关系,简直是一模一样了。

夜幕降临,大“榴莲”亮起了灯,与河中倒影交相辉映,更像一颗熟透了的“猫山王”。

滨海艺术中心设有 1600 个座位的音乐厅和 2000 个座位的剧院,以及多个较私密的小型表演厅;曾有多项备受国际瞩目的演出与活动在这里举行,其中包括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演出。

滨海艺术中心的多个场地还经常有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不售票表演,免费开放让公众观赏。

艺术科学博物馆——柚子

滨海湾一带不仅是新加坡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必打卡的地标建筑也多集中在这一代。艺术中心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艺术科学博物馆(Art Science Museum)。

Art Science Musuem在金沙购物中心旁边,作为新加坡独一无二的艺术科学博物馆,它不仅举办许多高质量的展,连外观也独树一帜。各位看官评评理,说它像一颗剥了皮的柚子,一点也不过分吧?

南洋理工——小笼包

作为新加坡的顶尖学府,南洋理工大学不仅学术水平世界一流,连它的教学楼,也那么的独树一帜。

南大的这栋特色建筑,每天都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旅行团前来拍照打卡。大家亲切地称呼它为“小笼包”。

(图源:摄图网)

“小笼包”的真实身份是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中心,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自习和交流的空间,是一座供全校师生使用的多功能建筑。

夜色下的“小笼包”看上去让人更有食欲。同情南大学子一秒钟,他们的体重管理还好吗?

如果说以上三个是耳熟能详的“美食版”新加坡地标,那么下面这几个多少有些小众了~

滨海湾花园--笋粿

滨海湾花园的穹顶建筑,宛如阿凡达的梦幻世界!

但吃货眼中,它就是那道淋上酱汁的笋粿啊!

国家体育馆--嘟嘟糕

由丹下健三设计的新加坡国家体育馆,耗资9000万新币,容纳55000观众,是顶尖赛事和演唱会的主场!

吃货们看了直呼:这不就是俯瞰视角下的‘嘟嘟糕’吗?”

南洋小学 ——九层糕

由Studio505设计的南洋小学,缤纷多彩的颜色创建了与单一色彩截然不同的印象,建筑初衷是希望这个公共空间能展示活动、自由思想,并未孩子带来喜悦和兴奋。

在吃货眼中,这五彩斑斓的‘彩虹校舍’是孩子们缤纷的童年,也是吃货眼中的九层糕...

滨海湾花园——毛蚶

它就是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

这个空中俯拍图,像不像一种贝壳?

没错!就是南方人爱吃的毛蚶。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真是脑洞大开啊.....

除了地标建筑像美食,新加坡人还把地标做成了美食,比如这个:

(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鲸鱼西西)

这个粉粉嫩嫩的鱼尾狮冰淇淋,看着就必须来一根!

新加坡还有哪些好玩的建筑?

当然,新加坡好看好玩的建筑太多了,不都是跟美食相关的。比如下面这个看上去杀气腾腾的“刀片楼”。

“刀片楼”实际上是1990年建成的“新门广场”,由贝聿铭操刀设计。因为大楼的棱角锐利,尖角角度约为40度,一向被戏称为“刀片楼”。

传说这两座大厦建立的时候,四周围还没有开发起来,比较荒凉。把大厦设计成刀锋,能镇得住气场,让这里以后的开发和建设更顺畅。是不是真的当然无法考究,但是这附近确实也在刀片楼落成后逐渐发展建设起来了。

还有这个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仿佛用31幢房子搭成的巨型积木!

有人说它像积木,有人说它像魔方。

大家觉得它更像什么?

AW、LEO丨编辑

LEO丨编审

网络资源整理丨来源

网络资源整理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