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各参赛组别冠军的三组家庭。(图:黄振灵)

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 连续四年参赛的家庭首获冠军
讲华语运动亲子才艺比赛今年迈入第12届,比赛主题是“小时候”,共有551个家庭报名参赛。
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担任总决赛的主宾,比赛成绩昨天(18日)在亚洲文明博物馆公布。
今年共有24支队伍晋级总决赛,其中八组是学前组、十组是小一和小二组、六组是小三到小六组。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组的冠军得主是连续四年参赛的罗爽、黄鑫源和罗宇森一家;学前组由谢丁山和谢东桓父子夺冠;在小三到小六组胜出的是张津铭和双胞胎女儿张雨茉、张雨萱。
就读小学二年级的罗宇森同父母一起参赛。他们通过讲述父子各自的童年故事,以真情实意打动观众,让父母们了解到现今孩子的不容易,并学会互相尊重。父母也同今年刚满5岁的女儿罗宇芯组成另外一组,并赢得学前组优胜奖。妈妈黄鑫源说,两个孩子都很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带来欢乐。
“妹妹在家里每一年看着她的哥哥不停地排练,我觉得也是给她塑造一个非常棒的榜样,那今年到K1的时候,妹妹自己也是非常的积极,想要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觉得这个就像是一个传承,我希望他们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每一年都来参加。”
获得学前组冠军的谢家父子在台上表演了二胡、武术、方言歌曲等,惊艳了在场的观众。父亲谢丁山谈到比赛的准备过程非常不容易,自己和孩子从没想过会得奖。
他说:“毕竟小孩子他没有上台的经验,开始的时候就很像是在背书,所以我们也知道他得多训练几次,给他自己听他自己的视频,再加上老师、妈妈的鼓励,当然也是每个星期练两、三回,才能到今天(取得成功)。”
小三到小六组的冠军队伍则是通过打快板,以轻松愉快的节奏带出两个女儿的性格差异和童年趣事。父亲张津铭是名快板老师,从小教导两个女儿打快板,培养她们对华文文化的兴趣。他说,尽管准备过程有些辛苦,但这项比赛非常有意义,明年会继续鼓励孩子参加。
“写稿的时候,为了这个仄韵,我们有些字要换,经常需要舍弃,这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一开始就是坚持要让孩子来参加这个活动,能够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来用华语展示自己。”
也是评审之一的推广华语理事会成员李仪文在点评时说,今年的表演取得很大的突破,参赛者在创意方面明显下了功夫,演技和华语方面也都有显著的提升。
这项比赛是由推广华语理事会、圣尼各拉女校(小学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Sparkletots联合主办,目的是鼓励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语言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促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