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得各參賽組別冠軍的三組家庭。(圖:黃振靈)

講華語運動親子才藝比賽 連續四年參賽的家庭首獲冠軍
講華語運動親子才藝比賽今年邁入第12屆,比賽主題是「小時候」,共有551個家庭報名參賽。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劉燕玲擔任總決賽的主賓,比賽成績昨天(18日)在亞洲文明博物館公布。
今年共有24支隊伍晉級總決賽,其中八組是學前組、十組是小一和小二組、六組是小三到小六組。
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組的冠軍得主是連續四年參賽的羅爽、黃鑫源和羅宇森一家;學前組由謝丁山和謝東桓父子奪冠;在小三到小六組勝出的是張津銘和雙胞胎女兒張雨茉、張雨萱。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羅宇森同父母一起參賽。他們通過講述父子各自的童年故事,以真情實意打動觀眾,讓父母們了解到現今孩子的不容易,並學會互相尊重。父母也同今年剛滿5歲的女兒羅宇芯組成另外一組,並贏得學前組優勝獎。媽媽黃鑫源說,兩個孩子都很喜歡在舞台上表演,給觀眾帶來歡樂。
「妹妹在家裡每一年看著她的哥哥不停地排練,我覺得也是給她塑造一個非常棒的榜樣,那今年到K1的時候,妹妹自己也是非常的積極,想要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覺得這個就像是一個傳承,我希望他們到小學六年級畢業,每一年都來參加。」
獲得學前組冠軍的謝家父子在台上表演了二胡、武術、方言歌曲等,驚艷了在場的觀眾。父親謝丁山談到比賽的準備過程非常不容易,自己和孩子從沒想過會得獎。
他說:「畢竟小孩子他沒有上台的經驗,開始的時候就很像是在背書,所以我們也知道他得多訓練幾次,給他自己聽他自己的視頻,再加上老師、媽媽的鼓勵,當然也是每個星期練兩、三回,才能到今天(取得成功)。」
小三到小六組的冠軍隊伍則是通過打快板,以輕鬆愉快的節奏帶出兩個女兒的性格差異和童年趣事。父親張津銘是名快板老師,從小教導兩個女兒打快板,培養她們對華文文化的興趣。他說,儘管準備過程有些辛苦,但這項比賽非常有意義,明年會繼續鼓勵孩子參加。
「寫稿的時候,為了這個仄韻,我們有些字要換,經常需要捨棄,這方面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我們一開始就是堅持要讓孩子來參加這個活動,能夠給我們這麼好的機會來用華語展示自己。」
也是評審之一的推廣華語理事會成員李儀文在點評時說,今年的表演取得很大的突破,參賽者在創意方面明顯下了功夫,演技和華語方面也都有顯著的提升。
這項比賽是由推廣華語理事會、聖尼各拉女校(小學部)、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和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Sparkletots聯合主辦,目的是鼓勵家長在孩子的學習語言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並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