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商场里新换了些店,人还是不少

中国城一年一度的春节装饰已经摆上,虎年群像还不算丑


卖年货的小摊已经开张,估计到春节前人会很多


林志源的肉干依然受欢迎,有点名品店限流的感觉
进商场之前要用合力追踪扫描二维码,绿码才可以进。商场里的餐厅要求接种过疫苗的人才可以堂食。而一些餐厅把桌椅摆放成教室的模样,以保证食客之间的距离。特别要求食客只有在食物上桌吃喝的时候才摘下口罩,等待的时候还是要戴口罩的。

餐厅里的桌椅摆得像回到了学校
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推动了新加坡快递和外卖行业的发展。记得两年前在新加坡我想在网上超市买东西,结果送货要到下单的7天以后!让人完全无语。现在同样的超市,基本上当天或是第二天就可以送货,而且多了很多网购的选择。虽然还不像中国大城市那样方便快捷,但也初具雏形了。

现在的新加坡人也喜欢在淘宝上买东西,再通过集货商拼箱海运到新加坡。不过最近因为货柜和船运市场紧张,所以多有延误。

淘宝上的集运物流
作为新加坡美食文化的代表,新加坡小贩文化2020年12月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小贩中心吃饭的人没有以前多了,但热门摊位前排长队,用纸巾占座位,阿叔阿婶喝咖啡聊天看报纸,这些小贩中心的常态依然。还是有些新的变化:比如隔离开的座位、戴口罩的食客,从今年1月1日开始,食客必须自己把用过的餐具和垃圾还到指定位置,不然会收到警告甚至罚款。


亚当路小贩中心里的椰浆饭还是要排队

宏茂桥小贩中心

小贩中心里用警示带确保社交距离
新加坡有很多步道和自行车道,有的在自然保护公园,有的在历史名胜景区,有的在特色主题公园。我很喜欢早上起来到这些步道去走走,一方面可以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享受这个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科技共存的城市带来的新奇感受。

从南部山脊望向海边

碧山公园里的花园一角

维多利亚剧院门前野餐

人们仍然可以在滨海湾栈道休息,戴好口罩就行

新建的这个球是苹果旗舰店

滨海湾的这片建筑从各个角度看都是奇迹

植物园里的白色小亭还是拍婚纱照的必选景点
虽然步道还在,新冠带来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植物园里可能人员聚集的亭子都已经被封,草坪上没有了集体练习瑜伽的人群,滨海堤坝的草坪上野餐和放风筝的人少了很多,路上锻炼的人们大都戴着口罩。不过出来锻炼的人明显比以前要多,还增加了很多骑自行车的,特别是可以折叠的小轮自行车,据说十分抢手。

在植物园里徒步

看蜻蜓、天鹅、野鸡、蜥蜴和各种植物

露天音乐厅前的草坪没什么人

大蜥蜴不知道都藏到了哪里,经常见到这种小蜥蜴

滨海堤坝上曾经相当拥挤,现在却十分舒适

亨德森波浪人行桥是南部山脊的必到打卡点

但是桥上的座位都被拦起来了

滨海湾东侧的步道上都是锻炼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骑自行车锻炼

国家体育场前的皮划艇队恢复训练

公园里处处都是出来锻炼的人



著名的鱼尾狮喷泉少了如织的游人,变成了本地人休闲的地方

这几位带着长焦镜头和三脚架的阿叔还一直活跃在滨海湾沿岸

在海湾里生活的水獭扩大了活动范围
旁边这条水獭大叫一声 “我的鱼!”

新加坡河的游船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