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
新加坡工艺教育东区学院九名学生在参与全国体能测验后身体不适送院,这九名学生是在参加全国体能测验其中一项2.4公里跑步后感到不适,因此送院接受观察。
新加坡学生的体能都这么差了吗?学生平时是这么缺乏体育锻炼吗?
文:子欣
娃进了政府学校后日益圆润
我家孩子刚来新加坡的时候,就读的是一所IB体系的国际学校。学校里各类活动设施随处都是,只要想玩,攀岩、沙坑、秋千、滑索,绳梯……多到根本玩不过来。

一到下课时间,操场上全是踢足球的孩子。每天放学以后,娃还要赖在校园里跟小伙伴疯上一个多小时,直到保安赶人才走。一身臭汗被我赶回家,累到等我烧饭等到睡着。

在IB体系里,体育是一门跟英语数学同等重要的科目,除了每周课时和其他课完全相同外,体育也是需要在学期末计算相同比重的成绩记入成绩报告单的。课后活动的CCA课程里,体育类往往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每人只能选一门免费体育课程呢!
从国际学校转学到政府小学后,娃肉眼可见地圆润了很多。学期末,report book上其他栏目都是excellent,唯独体重那栏,大大的Overweight!

新加坡娃不好动
大多每天运动不到一小时
近期一则调查显示,新加坡儿童与青少年每日的运动量近乎“不及格”!

数个工作小组收集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并由一个国际专家小组评估,几名来自新加坡的学者及代表也参与其中。
新加坡研究员将2010年至2020年、年龄不超过18岁的孩童和青少年的相关数据纳入研究范围。

调查指出,新加坡青少年在整体体育活动(overall physical activity)指标方面取得的成绩是:C-。 按调查采用的分配成绩的方式,C-指的是只有40%至46%的受访者在某个指标上达标。
换句话说,新加坡至少有54%的孩童和青少年,未遵循国际建议的每天平均至少花60分钟进行适度或剧烈运动。
相比5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取得D的成绩,新加坡的表现算是高于平均水平,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接受调查的亚洲城市中,日本在体育活动指标这一环的表现最优异,取得了B-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调查还针对其他九个方面供受访者给予反馈。新加坡在其中两项指标中的成绩还算不错:
社区和生活环境在鼓励孩童和青少年参与运动的影响力:取得A+(94%至100%的受访者认同)的成绩;
政府机构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条例能让孩童和青少年有运动的推动力:取得B(67%至73%的受访者认同)的成绩。

随处可见的组屋游乐场
然而,一旦纳入涵盖10个指标的整体成绩来看,新加坡的总成绩是C+。57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为D+,芬兰和日本以B-的成绩领先。
为啥新加坡人一向来都热爱运动,娃的每日运动量却不达标?
学校课程安排
娃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去上课,没过1个小时,就到了snack时间。看着其他小朋友在吃东西,自家的娃也肯定忍不住。于是每天都要带几块小饼干,或者一个水果,在8点多吃。

8点多刚吃完,10点15又有半小时的recess。这个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要去食堂饱餐一顿。这个时候,娃就会去买一份鸡饭、意面或者鱼圆面,零花钱比较宽裕的时候,还会买一盒饮料或者一杯水果。
半个小时,要排队买还要吃,吃得快的,吃完也不能剧烈运动,最多走几步;吃得慢的,连饭还没吃完就要收拾回教室上课了。
特别奇葩的是,新加坡小学上课是一节课连着下一节课,就连上厕所都是举手示意老师然后自己静悄悄出去上,何谈课间十分钟的休息。

1点半放学以后,娃都赶着回家吃午饭,一般2点左右能到家,吃完都快3点了,写写作业,晚上6点又开饭了。晚饭为什么不能晚点吃?因为9点就得上床睡觉,第二天6点多就得起床上学了。
学业压力大
这样算下来,一天大大小小得吃5~6顿,又没有时间运动,你说娃能不胖吗?下午晚上为什么不运动?因为学业重啊。新加坡的小学生90%都是放学后要参加补习的。除了学校的作业,还有补习班的作业,写完这些,就得赶紧洗漱上床了,哪有时间去运动。

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如中国
况且,新加坡的学校对体育运动也没有像中国那么重视。中国的小学要求孩子每天要跳绳、坐位体前屈,还要家长每天在家校联系册上记录每天的锻炼情况。除了每学期末的体测,在中考的时候,体育还要算进中考分数。这些,新加坡的小学完全没有要求。
记得姐姐在中国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还特意买了一个练习坐位体前屈的工具,就是为了让她能天天在家练,以免考试不及格。

坐位体前屈训练器 MOMS DAILY
教育部还是有在改进
不过最近,我听妹妹说,小四会有一个被称为NAPHA的体能测试,其中一项是跑1.6公里,所以同学们最近体育课都在练长跑。真的吗?这真是太好了!我赶紧去查了一下这个NAPHA测试。
新加坡的体能测试叫做NAPHA,它由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短程往返跑和引体向上这五项必选技巧类和耐力跑2400米组成。针对不同年龄这一考试有着不同的标准。开头新闻里让9名学生送进医院的就是这个NAPHA测试。

小学组的NAPHA由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或倾斜引体向上(inclined pull-up)、坐位体前屈(sit and reach)、立定跳远、折返跑,以及1600米耐力跑组成。小学生必须参加测验的年级是小四和小六。
除了校内的体育课外,新加坡教育部还开发了一套最有特色的体育项目OBS(OUTWARD BOUND SINGAPORE),要求每位中三的学生必须参加野外生存训练,参加前,学生需要进行体验,通过了在当季参加训练,没有通过的会在下一季体检合格后补上。

这项训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学生要在乌敏岛上完成为期一周的生存训练,期间有攀岩、丛林探险、制作竹筏、划皮艇绕岛一周等难度相对较高的活动。

新加坡有这么多体育设施,运动氛围这么好,我们也该见缝插针地带着孩子多运动,让他们从小养成爱运动的习惯,于自己于孩子,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赶紧带着孩子动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