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1和BQ.1.1新病毒
恐引发新一轮疫情
但对新加坡影响不大
新加坡研究显示
感染BQ.1和BQ1.1变异株的病例
目前占全球新病例的10%
未来几周会有更多病例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会导致重症
医疗系统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新加坡专家预计
未来几周或出现更多BQ.1病例
但新加坡不会太明显
因为本地刚经历一波疫情(XBB新冠变异病毒)
人口的免疫程度普遍也比较高

所谓的BQ.1.1,是一个较新的亚变体,与BQ.1、BF.7一样,均属于奥密克戎BA.5衍生出的新变体。如今已经在50多个国家出现,包括欧洲和北美。
据路透社报导,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ECDC)表示,BQ.1和BQ.1.1最快将在11月成为当地的主流病毒株,并令未来数周至数月的确诊病例显著上升。虽然当局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BQ.1的患者病情会比BA.4或BA.5严重,但欧洲官员援引亚洲研究指出,BQ.1可能会逃过部分免疫保护。
按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的微生物学教授Andy Pekosz的说法:这个新的亚变体在其尖峰蛋白上发生了一些突变,看起来是一种迄今为止可能最有能力逃避疫苗诱导免疫的病毒,以及一些抗体治疗。

今年7月首次在尼日利亚发现,至今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侦测到这些毒株。 综合华尔街日报、CBS报导,随着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亚型变异株的种类越来越多,依据CDC估计,BA.5现阶段仍是美国流行的主要毒株,约占近期病例的67.9%,但已远低于8月下旬峰值,当时占全国约9成。

Omicron出现2种新亚型变异株BQ.1及BQ.1.1,均与BA.5有关。(图/路透)


资料参考 /联合早报,新明日报,8视界,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