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国人对新加坡不了解,特别是对 “建国总理”李光耀更不了解,一些人甚至是误解,以为他是一个“独裁者”。由于新加坡实行的是“权威政府”,也使许多人误以为新加坡也是“独裁”政治。有记者曾经采访李登辉时问到:你和李光耀哪一个更“独裁”?李登辉说,我们两个都独裁!其实,“权威政府”和“独裁政治“是两回事。
第二就是新加坡是一个“家天下”,民间就有谣传:香港是李家的城;新加坡是李家的国。连美国的著名媒体都刊登这样观点的文章,结果美国媒体被新加坡告上法庭,美国媒体败诉,赔款道歉才了结。
了解新加坡首先要了解李光耀。 长期以来,中国对李光耀的报道和民间的传言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我小的时候,天天在报纸上看到的就是:李光耀是美英帝国主义的帮凶和走狗、是美帝国主义的跟屁虫;新加坡是(李)家天下、他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后来看到接李光耀班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吴作栋,又有传言说吴是李光耀的女婿。李光耀只有一个女儿名字叫李玮玲,是一个“老处女”至今未婚;还有人说,李光耀是一个大独裁者,他听不得不同意见,他在新加坡实行独裁统治;李光耀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骨子里是一直反华的,他是一个汉奸卖国贼等等。

民国时期,中国出了一个“六不总理”,他一生做人信条是“不抽(鸦片)、不喝(酒)、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在物欲横流、无官不贪的民国时期,他是个官场的另类。
当今的华人世界中,也出了一个“六不总理”,他就是称之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 他也是个华人领袖的另类。李光耀在争取政权及执政期间,基本上做到了 :“不想当皇帝、不搞终身制、不杀政治犯 、不发动战争、不搞个人崇拜、不整人”的“六不”。所以笔者也把他称之为“六不总理”。
笔者在新加坡生活一段时间 ,了解的一些信息, 下面从六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李光耀。

不想当皇帝
中国有句民谣:做梦当皇帝--想得美。秦始皇灭六国,为了就是当皇帝。由于太多的人都在盯着“皇位”,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为了争夺皇位的战争,已经说不清了,父子、兄弟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事情不甚枚举。
从春秋战国到楚汉相争;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从太平天国到民国军阀混战,没有哪一个“诸侯”是不想当皇帝的。结果是战火不断哀鸿遍野,一将成功万骨枯,老百姓的鲜血,染红了皇帝的桂冠。
春秋战国期间的成千上万次战争,结果只有五个字:春秋无义战。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内战,都是敌对的双方都打着“正义”旗号,”理直气壮“地进行“大屠杀”!平时杀一个人都要偿命,而战时秦国的白起,活埋赵国40万人却成为秦国的英雄。
新加坡在1959年独立后,李光耀当选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新加坡建国总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李光耀是一个“开国皇帝”,没有想到的是,李光耀在建国初期,主要的精力就是要把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想使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他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当,却想当“诸侯”。
李光耀为了实现想当“诸侯”的愿望,首先做新加坡人民的思想工作,为了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并入马来西亚的共识,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定马来西亚语为新加坡的国语、在新加坡的国徽上加入马来西亚的标志物“虎”的图像、国歌歌词用马来西亚语等等。李光耀还反复向大家宣传,加入马来西亚的有很多好处、新加坡如果独立,难以生存下去等等。由于李光耀做了大量的工作, 终于在1963年的全民公投中,新加坡广大的群众投票支持国家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遗憾的是,马来西亚却不领情,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2年后的1965年8月,马来西亚高层会议一致决定:把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赶出去”。于是新加坡“被迫”宣布再次独立。
当然,有人会以为,李光耀 “不想当皇帝”是假的,而是嫌新加坡太小了,他想当更大的皇帝--“马来西亚联邦的皇帝”。因为在新马合并后,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也跑到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参加竞选,可见人民行动党想问鼎马来西亚的政权是事实,但是这与李光耀想不想当皇帝还是两码事。因为在事后多年,就在本世纪初,新加坡再次向马来西亚提出:要加入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答复:条件还不成熟,仍然不同意新加坡加入进来。这个时候,李光耀已经退居二线多年了,再次加入马来西亚的想法,很可能还是李光耀的意思。李光耀连新加坡的“皇帝”都不当了,怎么可能还想当马来西亚的“皇帝”!?
现在许多国家内部,民族矛盾激化,发生的种种闹独立的现象,说到底,还不是都想搞成“独立王国”,头头们都想自己当皇帝。所以笔者作为一个中国人,根本无法理解,李光耀为什么“哭着闹着”要加入马来西亚?
当我向国内其他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认为我是相信了新加坡的“虚假”宣传。李光耀不想当皇帝,笔者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李光耀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对新马两国人民是最有利的,自己当不当“皇帝”无所谓,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行了。
对内不杀人(政治犯)
这里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新加坡共和国“政权”的来历。新加坡有两个“独立日”,一是1959年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后来在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联邦;一是1965年8月9日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也就是现在的新加坡国庆日。
新加坡政权在取得政权和执政的过程中,也曾经多次进行过斗争,其中主要的是与马共及其支持者的斗争,但是在多年的政治斗争中,李光耀不杀一个政治犯。
下面举两个典型的案例:
反对党领袖林清祥
这里先介绍一下 林清祥,林清祥,1933年出生于新加坡福建人社区一个平民家庭,在上世纪50年代初,20出头的林清祥成为新加坡工人运动的领袖,组织了一系列罢工和工会运动。当时在新加坡的华裔中,李光耀代表了在英国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和职业阶层,奉行社会民主主义,构成独立运动中的温和派或右翼; 林清祥则代表工人和下层民众,政治纲领中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代表了独立运动中的激进派和左翼。

1954年11月,两派联合成立了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而奋斗的联合阵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可以说, 林清祥和李光耀都是人民行动党的创始人,他们开始争取新加坡的“独立”。但是,李光耀是亲英的;林清祥是亲共的。
1956年,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和一个由13人组成的新加坡各界代表团,在伦敦商谈从自治到独立的宪制安排,当时的李光耀并非是“领军人物”,真正的“领军人物”是林清祥。
林清祥和李光耀双双与会,是代表团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林清祥是典型的魅力型政治领袖,他的亲和力和演说才能,尤其在大政治集会和基层动员的场合,是李光耀难以企及的。和当时很多亚非国家独立运动的领袖不一样的是,林清祥一直在中文学校读书,没有西方教育的背景,也不是殖民地本土精英,然而他却是一呼百应的草根英雄。正是通过他,李光耀的政治集团才能和占新加坡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华人发生联系,使得人民行动党成为一个群众性政党。
1959年新加坡大选后取得自治,由于李光耀是亲英的,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李光耀成为自治后第一任总理, 林清祥被淘汰出局。这时,人民党内左右两派的政治分弃日益尖锐,1961年,以李光耀为首的“反共分子”与党内的“亲共分子”林清祥决裂。
林清祥为首的左派,于1961年退出政府和人民行动党,另组新加坡社会主义阵线,成为左派反对党。林清祥由于从少年时期,就深受从中国大陆传来的左翼思想影响,多次参与和组织左翼学生运动而被开除出中学。林清祥与李光耀分道扬镳后,他加入马来亚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英同盟”,为新加坡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林清祥于1961年9月成立社会主义阵线,出任秘书长,成为反政府主要力量,与马共一起颠覆新加坡政府。当时的马共,时时刻刻要推翻李光耀的统治,要“解放”新加坡,成为新加坡政府的心腹之患。
这有点类似中国的国共两党,1924年国共开始合作,后来分开,最后势不两立不共戴天。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开始对共产党人大屠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一时内中国大地血流成河。新加坡也发生了类似的“清共行动”,不同的是,新加坡没有杀一个“政治犯”!
1963年2月, 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新马两地的政府联合发起名为“冷藏行动”的大逮捕,把100多名社会主义阵线的主要领导人和骨干投入监狱,罪名是充当马来亚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企图和国际共产党里应外合,颠覆新加坡政府,把新加坡变成“亚洲的古巴”。1963年2月2日,新加坡政府以从事颠覆活动的罪名,把林清祥等人逮捕入狱,拘禁多年后,李光耀把他释放,但条件是必须离开新加坡。
获释后的林清祥赴英国居住,他在伦敦一直住到1979年,后回返新加坡,1996年2月5日因心脏病逝世,终年62岁。值得一提的是,同林清祥一起被逮捕的100多名政治犯,没有一个人被杀。
南洋大学陈六使
陈六使,原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乡人, 出生于1897年, 逝世于1972年。其主要成就 创办南洋大学。
陈六使1916年南来新加坡谋生,后来成为新马树胶界钜子。 陈六使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创办了南洋大学, 南洋大学自1956年开课至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止以作育英才25年,培养了一万两千多名毕业生。他一手创办的南洋大学因不符李光耀政府英文为教学用语的政策,不断受到官方的打压,终于在1980年被强行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现在的校址上是南洋理工大学。
关闭南洋大学的理由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
一是教在育上,南洋大学没有采取英语教学,而且毕业生的英语教学不过关,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
二是在政治上,南洋大学由于华人多,他们在思想上受共产党的影响比较大,如学校的领导陈六使就明显”亲共“,这在新加坡是不能容忍的,因为马共是新加坡的心腹之患, 陈六使亲共爱华的立场为新加坡政府所不容,更被李光耀视为眼中钉。 1963年9月21日李光耀带领人民行动党赢得大选后的第二天,新政府就宣布吊销南洋大学理事会主席陈六使的公民权。
但是李光耀对陈六使一不关、二不杀,只是把陈六使驱逐出境。
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 如果对反对派的领袖都不杀的话,对一般的政治犯就更不会大开杀戒了。
对外不打战
李光耀曾经说过,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不是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加坡,而是阻止了马共在新加坡执政。当时笔者还不理解,现在才理解,如果在当时的竞争中,“左派“林清祥取代李光耀而担任新加坡的总理,或者马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了新加坡政权,如果林清祥成为新加坡的总理,可能类似柬埔寨的波尔布特,从他具有“左”的特征来看,马共掌权,新加坡也许就会成为第二个柬埔寨,新加坡的千万个人头就要落地。这并非是危言耸听,现在一提起柬埔寨的大屠杀,很多人还心有余悸。

图为波尔布特
李光耀一直希望与马来亚联合并 ,不但经济上可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政治上还可以联合马来西亚,共同铲除在当地日渐壮大的“马共”势力。
林清祥是一直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视为一个国家的,如果他他在新加坡掌权了,他一定会要“解放”马来西亚,这样,这个小岛会成为亚洲的“火药桶”,这个地区可能连年战争不断,那么,新加坡绝对不是今天的新加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