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人逃离了乌克兰,然而,一对新加坡夫妻林宝燕和陈镇升却一再往返乌克兰和新加坡,甚至成为当地的永久居民。
39岁的林宝燕和她的丈夫陈镇升深入战场,他们的目标是为失去栖身之所的当地人重建家园,给予他们延续生命的希望。这对夫妻的行动展现了对人道主义事业的坚定承诺,尽管在战乱地区工作充满风险,但他们愿意冒险以帮助那些在冲突中受苦的人。

林宝燕在接受新加坡本地媒体《8视界新闻网》的采访时表示,他们夫妻俩于去年4月左右前往德国,参与帮助乌克兰难民的工作。最初,他们计划只在那里帮忙一个月,然而,当其他义工准备返回新加坡时,林宝燕却感到了不舍。
她想到:“就这样结束了吗?真的就回来新加坡吗?还是有什么能够帮忙的吗?”出于这个想法,林宝燕和陈镇升驱车直奔乌克兰,继续他们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得他们成为当地人们的支柱,为那些在战乱中受苦的人们搭建起了临时避难的家园。
林宝燕回忆说,他们刚到达乌克兰时,那里的情况非常恶劣。许多乌克兰人都试图逃离战场,但由于男性需要参军而不能离开,他们只好被迫与家人分别。
战争已经摧毁了许多基础设施,包括房屋、学校和医院。当地不时会响起警报,提示民众躲进地下室,以避免被炮火攻击。这种紧张的局势使得居民们生活在不确定性和恐惧中,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林宝燕夫妇亲身经历了战乱给当地人们带来的困境和痛苦,这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为乌克兰提供帮助的决心。他们的志愿服务不仅提供了物质援助,更是一种给予心灵慰藉和支持的方式,为当地社区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狮城夫妻自掏腰包为当地难民重建家园
面对眼前满目的疮痍和人们的苦难,林宝燕和丈夫决定要为当地人重建家园。由于夫妻俩在新加坡拥有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而陈镇升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他开始着手设计简单的建筑蓝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创建了援助团体“爱在乌克兰”(Love On Ukraine),并通过该组织为建房筹款。除了向其他人募捐外,夫妻俩也亲自投入了大量资金,总开销已经达到了六位数。

他们设计的货柜式房屋不仅能够防寒,还能够抵御炮弹袭击。这些房屋内部配备了厨房和厕所设备,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长期居住需求。


图源:8视界
除了提供住房,林宝燕和陈镇升还为当地提供了发电机,这对医院的运作尤为关键。林宝燕表示:“前线医院的情况非常困难,因为有很多人争相进来接受治疗。医生一直在努力拯救他们,但有时机会是非常渺茫的,因为缺乏电源。因此,我们携带了很多发电机,以确保医院能够进行手术,全力拯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提供发电机,他们为医院提供了必要的电力支持,确保了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医生提供了更多拯救生命的机会。这一举措体现了他们对于提供全方位援助的承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还关注了医疗领域的紧急需求。
受伤士兵赠予他们军徽 表达最高敬意
夫妻俩不仅在物质上提供援助,还帮助辅导当地人,尤其是那些失去至亲的人和受伤的士兵。尽管大多数人对他们非常感激,但有些老兵起初对他们持负面态度,后来理解了他们的善意才改变了看法。
林宝燕表示:“他们就问,为什么你要这样做?我就告诉他们,我真的很珍惜他们的生命。”
为了表示感激,一些士兵们甚至赠送给夫妻俩他们的军徽,这象征着对他们的最高敬意。这种深深的情感交流让林宝燕非常感动。

在夫妻俩的卓越行为得到当地政府官员的知晓后,他们被授予乌克兰的永久居民身份,使他们能够自由进出乌克兰。这一荣誉是对他们为当地社区所做贡献的认可,也反映了他们无私援助的价值和影响力。
林宝燕表示:“由于签证难以获得,有一次我们进入乌克兰时,我们感觉可能是最后一次。那一次我们一次性建造了几百间房屋,帮助了好几千人。突然间有一位政府官员看到我们正在帮助那么多孤儿院、医院和教会,他说,你们正在为我们的国家进行重建,我们要支持你们。”
这位政府官员的认可不仅是对夫妻俩所做努力的赞扬,也是对他们为乌克兰社区带来希望和改变所做贡献的肯定。这一认可最终体现在他们被授予乌克兰永久居民身份的决定上,使得他们能够更自由地为当地社区提供支持和服务。

接下来还会一直帮助当地难民
目前,林宝燕夫妇基本上每次都会在乌克兰逗留一个多月,然后返回新加坡,继续筹集物资,再次前往乌克兰。在他们和其他义工的帮助下,如今有更多的乌克兰人重新拥有了栖身之所。不少失去丈夫、曾考虑堕胎的妇女也决定生下孩子。在战火连天之下,这些积极的变化为当地人们带来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林宝燕夫妇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人道主义援助的真正力量,他们不仅提供物质支持,还关心并满足了当地社区的精神需求。这个故事是对爱心和勇气的真挚赞颂,也彰显了善行的深刻影响。
林宝燕坦言,身边的许多人都会问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战争前线。
她表示,她把帮助他人看作是一种使命。尽管许多专业人士在战争爆发后选择撤离乌克兰,但她认为这是当地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希望“能帮一个是一个”,并承诺一直提供援助,直到有一天乌克兰人不再需要他们的帮助。
在今年11月中旬,林宝燕和丈夫再次前往乌克兰,与来自本地和其他国家的20多名义工一同行动。这次他们准备了多达200公斤的围巾、创伤治疗工具和医疗设备,旨在帮助当地人抵御寒冬、抚慰心灵和治疗伤口。

林宝燕表示:“当你看到这些人如此无助和绝望时,你为他们做出的微小贡献,一点一滴的出现,都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我想我们是不会后悔的。”
当今社会能够如此无私帮助他人的善良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有的人甚至觉得这样不求回报的善良是愚蠢。
但小蓝觉得这样的人性才是代表了真善美,应该被更多人知道。你又是怎么看待这对狮城夫妻的行为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