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作家和一名马来舞蹈家荣获新加坡文化奖

(左起)本地小说家玫若(Meira Chand)和林苏真(Suchen Christine Lim)以及时代舞蹈剧场艺术总监鄂图曼(Osman Abdul Hamid)。(图:国家艺术理事会、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家奖)
本年度的新加坡文化奖由两名著名英文作家和一名马来舞蹈家荣获。另外五人则获颁青年艺术家奖。
本年度的新加坡文化奖由两名著名英文作家和一名马来舞蹈家荣获。
另外五人则获颁青年艺术家奖。
本地小说家玫若(Meira Chand)和林苏真(Suchen Christine Lim)以及时代舞蹈剧场艺术总监鄂图曼(Osman Abdul Hamid)分别为本地文学界和马来舞蹈领域做出显著贡献,获颁今年的新加坡文化奖。至今已有135名艺术家荣获这个奖项。
累积了约40年写作经验的林苏真是第一届新加坡文学奖得主,她也曾在2012年获得东南亚文学奖。她的小说曾被纳入剑桥A水准英文文学的教程内,也有作品被翻拍成电影。
75岁的林苏真受访时表示,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危机让她不想在人生中留下遗憾,因此毅然决定放弃在教育部的工作,全情投入写作。
林苏真说,多年来,写作已经成为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让她能够在冠病疫情期间,战胜病魔,并完成名为“Dearest Intimate”的小说。
林苏真说,她在冠病疫情期间小中风,当时她正在写小说的最后草稿,完成小说成为她复原的推动力。她也说,冠病疫情期间,一切似乎都静止了,新加坡变得很安静,这也有助于她写作。
另一方面,五名表现杰出的年轻艺术工作者获颁青年艺术家奖,当中包括新加坡华乐团的驻团作曲家王辰威。
他在中学加入了华乐团,之后就对华乐深深着迷,还加入了青年华乐团。他过后获奖学金,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创作和音响工程。
35岁的王辰威自中学开始创作曲子,至今已经谱出数十首。他形容自己的创作是“慢工出细活”,会花一段时间进行研究,寻求突破。
“我每一首曲都是会花心思要在哪一方面创新,创作之前也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很多首曲其实都可以写成论文,我写了一首曲阿勒颇,就是叙利亚的一个城市,为了这首曲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研究阿拉伯音乐。”
王辰威也出版书籍,让人们多了解华乐。
另外四名青年艺术家奖得主是:诗人林伟杰(Daryl Lim Wei Jie)、作曲家兼编曲家黄有杰(Julian Wong)、视觉艺术工作者陈玮湘(Melissa Tan)和电影摄影师陈松光(Shyan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