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本地近三成痛风病人病情控制不佳
研究显示,本地有将近三成的痛风病人病情控制不佳。
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对将近8千名在2018年到2019年之间到旗下八家综合诊疗所看诊的痛风病人进行记录分析后,得出这个结论。
70岁的施文华平时喜欢喝啤酒以及食用红肉和猪内脏;2018年和妻子到中国云南旅行时,痛风突然发作,左脚的大脚趾红肿,疼痛难忍。他原以为是新买的球鞋引发疼痛,于是在当地买了拖鞋更换,并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他在回国后立即到综合诊疗所求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按时服药和调整饮食习惯。
“那个痛真的是痛到我的眼泪都会流出来,轻微只是碰一下就很痛很痛,真的受不了。现在得了这个症状之后,我就开始节制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连啤酒都不碰了,那些喜欢吃的内脏,这些东西我全部都不会去动它,牛肉鸭肉这些我都少吃了。”
调查显示,本地的痛风病人以华族男性居多,平均年龄是61.7岁。
根据定义,一年内至少两次痛风复发而前去复诊的病人,被视为病情控制不佳。而无法好好管控病情的主要是男性、马来族患者和尿酸水平高的病患。心脏衰竭的病人则因为药物会导致体内的尿酸水平提高,增加了急性痛风发作的风险。
负责这项研究的马林百列综合诊疗所家庭医生奥卡谈到了痛风病人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的三大原因。
“第一,缺乏对饮食诱因的了解。很多人知道酒和海鲜是常见诱因,但不知道其他的食物,比如说汽水也会引发痛风。第二,新加坡是一个美食天堂,很多人难以放弃他们喜欢的虾面和粿汁。第三,很多病人不想长期服药,结果很多病人没服药或者剂量不够。”
奥卡医生表示,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肾衰竭。
新保集团将从明年开始测试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协助病人进行个性化的病情管理,病人只需下载应用程序就能在家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