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语言学习格外受到重视。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
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新加坡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语言。另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对于在新加坡工作和成功非常重要。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视语言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英语、母语甚至第三语言。这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全面的语言技能学习,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小学阶段开设母语课程
在2023年8月26日,新加坡举办“第十二届母语学习论坛(12th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Symposium)”,教育部长陈振声于论坛上提出,新加坡将在2024年针对小学阶段开设母语课程(MTL)以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母语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理解,并建立他们终生学习和使用母语的信心。
在2015年新加坡课程的基础上,2024年母语课程的开设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文化内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沟通技能、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等21世纪技能。
该课程将扩大学生母语使用的真实场景、拓宽母语使用的材料,并与学生的兴趣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将继续采用多种模式的方法促进和支持学生学习母语,例如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图源:新加坡母语学习论坛官网
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更广泛地使用游戏化和个性化资源,以自己的时间和节奏提高语言技能,与此同时,鼓励家长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学生在家学习母语。
新加坡小学的华文课
新加坡的华文课程是以“理想的教育成果”为宗旨,以“21世纪技能框架”为基础,以2010年母语检讨委员会提出的母语教学三大目的为参照。
兼顾国民教育、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的学习、科技教育总蓝图等教育方针,从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通用能力三个方面制定课程总目标。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所以新加坡的小学华文,无论是课本主题还是考试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情况展开的。
华文课程怎么学?
那么,新加坡华文到底教些什么呢?和国内的语文课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对着新加坡教育部给出的大纲看一看。
01 课程安排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分为奠基阶段(小一至小四)和定向阶段(小五至小六)。奠基阶段又可分为第一阶段(小一、小二)和第二阶段(小三、小四)。
按照学生的能力,奠基阶段开设华文课程和高级华文课程;定向阶段开设华文课程、高级华文课程和基础华文课程。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语言能力中等的学生修读华文课程,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修读 高级华文课程,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修读基础华文课程。
小学各课程采用单元模式,以照顾学生家庭语言背景的不同和学生能力的差异,使华文教学更具灵活性。
02 单元结构
小学课程采用的单元模式包括以下五种单元:

其中,核心单元是所有学生必学单元,而其它单元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行分级教学:能力强的学生学习“核心单元+深广单元”,能力中等的学生则学习“核心单元+校本单元”。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03 课时安排
小学各课程每周授课时间安排如下: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新加坡小学生的写作要求
关于语言学习,写作绝对是重点和大头,新加坡华文对写作的要求明显比国内低很多,主要表现在:
01 ►字数要求低
以三年级为例,国内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250字,而新加坡小三作文只要求50字以上即可,就算学高级华文,作文也仅要求70字以上。
02 ►标准要求低
相对于国内对于内容和想像力的要求,新加坡的作文要求更多集中在格式准确、表达完整、有条理等基础方面,对于不会写的字允许以拼音代替。

图源:新加坡教育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03 ►练习频率少
国内每一单元都伴随写作练习,而新加坡的写作练习频率并没有那么高。
综上可见,新加坡华文分级教育的目标还是降低华文学习难度,让所有孩子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好、运用好母语,而非单纯提升华文水平。
所以,想要帮助孩子提升华文,光依赖教材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孩子对于华文的兴趣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