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中国搞自贸区,恰恰不能学美国那样的外贸区、新加坡那样的自贸区。
看似有悖常识,但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美国和新加坡都是十分成熟的市场经济。
它们搞自贸区,并不是要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再复制推广到全国(因为没有必要,也无可能)。
而是为了解决经济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比如美国,它搞自贸区,是利用所谓“倒置关税”(Inverted Tariff),鼓励企业在美加工制造。
新加坡搞自贸区,是利用税收优惠和特殊监管,发展转口、转运。
它们搞自贸区的初衷,与中国自贸区试验的初衷大相径庭,却与中国自由港的理念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一、中国搞自贸区,不能学美国的外贸区和新加坡的自贸区。
而是要将目光投向区外,学习美国和新加坡全国性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如果中国自贸区的市场经济水平能够达到美国、新加坡全国的水平,然后复制推广到中国全境。
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就将达到一个新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水平。
自贸区的试验就算大功告成。

二、与此相反,中国搞自由港。
则可以将眼光对准新加坡的自贸区、迪拜的自由区、中国香港全境,而不必过多考虑是否可复制、可推广的问题。
搞自贸区,恰恰不能学国外的自贸区。
搞自由港,反而应该学习自贸区。
这种看似悖于常理的路径,是因为中国自贸区和自由港试验的不同目标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