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OM | 客工评价:有营养,好吃,健康)
据今天人力部的图片
看起来伙食真的好多了
至少菜色是新鲜的
跟平时食阁的杂菜饭差不多

(来源:MOM | 有橙子了)
另外现在三个隔离宿舍区的
餐点发放基本上
在两个小时内就能结束
住在榜鹅S11宿舍的
中国客工也爆料说
刚刚被划为隔离区时
确实有些乱乱的
(如前文视频显示那样)
但是2天后
无论是管理、卫生还是伙食
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图源:客工FB)

改善卫生状况
事实上5天前
4月10日左右
就有客工朋友晒出

医护人员和清洁公司
开始进驻客工宿舍了!
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来源:Facebook)

公益组织在行动
新加坡的好心人很多
一些公益组织
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比如向社会筹集
现在客工们急需的物资
像是洗手液、食品、资金等

(来源:MSnews)
也有的客工
会比较需要一些卫生清洁用品
比如打扫工具、肥皂
洗手液、消毒液、可循环口罩之类
据这些公益组织表示
在这场疫情中
其实客工们还没有得到
足够的帮助
目前新加坡
至少有12个公益组织
都在为客工们
筹集更多的来自社会的帮助

(来源:MWC)
据外籍劳工中心表示
现在已经收到不少
来自公众捐赠的物资
另外他们也呼吁公众
考虑进行现金捐赠
让中心可以更有效
更灵活地应对外籍劳工的需要

(来源:MWC)
有意向新加坡
外籍劳工中心捐赠的
可以到这里:
giving.sg/mwaf/migrantswecare
客工群体恐成“薄弱环节”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统计
本地有120万名外籍员工
而住在从事建筑行业的客工
约20万人
他们大多住在统一的宿舍中

(图源:S11Capital)
平时也许很多人忽略了他们
而这一次
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
我们都应该关心和解决
这个群体的面临的防疫问题
从理性来说
客工群体正在成为
新加坡防疫的薄弱环节

(图源:网络公民)
传染病学淡马亚教授说:
必须争分夺秒缓解客工疫情,关键要看隔离措施是否奏效。如果这个群体因疫情无法控制而倒下,那么这将对所有新加坡人造成巨大影响。
客工群体也许低调
但是他们人数众多
而且充斥着新加坡的每个角落
这些客工白天在新加坡
各个工地工作
每到晚上就搭班车回宿舍

客工宿舍条件我们也看到了
就是很多人住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假如一人感染
很容期传染给其他人
另外白天他们分散在新加坡全岛工作
并非与本地人毫无接触
另一个众所周之的秘密
很多孟加拉/印度客工
喜欢交往本地找菲佣

而新加坡请女佣的家庭
又是什么样的家庭呢
往往都有老人、孩子等需要照顾
一旦感染链形成
后果可就严重了……
客工
女佣
本地家庭
从感性上来说
客工也有家
他们也是某人的
丈夫、父亲、孩子
客工群体为新加坡的发展
做出的奉献也是
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来源:海峡时报)
“路遇不平一声吼”
居民区停车场的铁门坍塌了
没等工作人员赶到
在附近工地的客工 共十几人联手半推半抬 花了足足15分钟 才艰难地将这扇巨型铁门移开 为过往车辆清理出了一条道路

巴士抛锚之后
主动团结起来推车的这些人
同样来自于不同国家

车子卡在了平台上
一群人齐心合力帮忙抬车
这一次,仍然是外籍客工们

有一张在网上流传很广的照片
下雨天坐着轮椅的爷爷搭巴士
巴士上不同国籍的人伸出援手
帮司机把爷爷抬上车
他们有些是孟加拉客工
有些是菲律宾小哥

这个在后面淋著雨
给爷爷撑伞的巴士车长
看起来是中国同胞……
在这个南洋小岛上
客工们来来往往
却从未有机会落地生根
不过他们一直都是
新加坡的一分子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他们的汗水
李显龙总理在4月10日的
全国电视讲话中
真挚地对他们的家人说:


“如果你们正在看电视
我感激您的儿子、父亲、丈夫
对新加坡做出的贡献”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
照顾好他们的健康、生计和福利
让他们安全无恙地归家”
病毒无情
但是新加坡有情
希望客工朋友们
照顾好自己!平安抗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