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OM | 客工評價:有營養,好吃,健康)
據今天人力部的圖片
看起來伙食真的好多了
至少菜色是新鮮的
跟平時食閣的雜菜飯差不多

(來源:MOM | 有橙子了)
另外現在三個隔離宿舍區的
餐點發放基本上
在兩個小時內就能結束
住在榜鵝S11宿舍的
中國客工也爆料說
剛剛被劃為隔離區時
確實有些亂亂的
(如前文視頻顯示那樣)
但是2天後
無論是管理、衛生還是伙食
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圖源:客工FB)

改善衛生狀況
事實上5天前
4月10日左右
就有客工朋友曬出

醫護人員和清潔公司
開始進駐客工宿舍了!
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來源:Facebook)

公益組織在行動
新加坡的好心人很多
一些公益組織
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比如向社會籌集
現在客工們急需的物資
像是洗手液、食品、資金等

(來源:MSnews)
也有的客工
會比較需要一些衛生清潔用品
比如打掃工具、肥皂
洗手液、消毒液、可循環口罩之類
據這些公益組織表示
在這場疫情中
其實客工們還沒有得到
足夠的幫助
目前新加坡
至少有12個公益組織
都在為客工們
籌集更多的來自社會的幫助

(來源:MWC)
據外籍勞工中心表示
現在已經收到不少
來自公眾捐贈的物資
另外他們也呼籲公眾
考慮進行現金捐贈
讓中心可以更有效
更靈活地應對外籍勞工的需要

(來源:MWC)
有意向新加坡
外籍勞工中心捐贈的
可以到這裡:
giving.sg/mwaf/migrantswecare
客工群體恐成「薄弱環節」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統計
本地有120萬名外籍員工
而住在從事建築行業的客工
約20萬人
他們大多住在統一的宿舍中

(圖源:S11Capital)
平時也許很多人忽略了他們
而這一次
無論從理性還是感性
我們都應該關心和解決
這個群體的面臨的防疫問題
從理性來說
客工群體正在成為
新加坡防疫的薄弱環節

(圖源:網絡公民)
傳染病學淡馬亞教授說:
必須爭分奪秒緩解客工疫情,關鍵要看隔離措施是否奏效。如果這個群體因疫情無法控制而倒下,那麼這將對所有新加坡人造成巨大影響。
客工群體也許低調
但是他們人數眾多
而且充斥著新加坡的每個角落
這些客工白天在新加坡
各個工地工作
每到晚上就搭班車回宿舍

客工宿舍條件我們也看到了
就是很多人住在一起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非常近
假如一人感染
很容期傳染給其他人
另外白天他們分散在新加坡全島工作
並非與本地人毫無接觸
另一個眾所周之的秘密
很多孟加拉/印度客工
喜歡交往本地找菲傭

而新加坡請女傭的家庭
又是什麼樣的家庭呢
往往都有老人、孩子等需要照顧
一旦感染鏈形成
後果可就嚴重了……
客工
女傭
本地家庭
從感性上來說
客工也有家
他們也是某人的
丈夫、父親、孩子
客工群體為新加坡的發展
做出的奉獻也是
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來源:海峽時報)
「路遇不平一聲吼」
居民區停車場的鐵門坍塌了
沒等工作人員趕到
在附近工地的客工 共十幾人聯手半推半抬 花了足足15分鐘 才艱難地將這扇巨型鐵門移開 為過往車輛清理出了一條道路

巴士拋錨之後
主動團結起來推車的這些人
同樣來自於不同國家

車子卡在了平台上
一群人齊心合力幫忙抬車
這一次,仍然是外籍客工們

有一張在網上流傳很廣的照片
下雨天坐著輪椅的爺爺搭巴士
巴士上不同國籍的人伸出援手
幫司機把爺爺抬上車
他們有些是孟加拉客工
有些是菲律賓小哥

這個在後面淋著雨
給爺爺撐傘的巴士車長
看起來是中國同胞……
在這個南洋小島上
客工們來來往往
卻從未有機會落地生根
不過他們一直都是
新加坡的一分子
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他們的汗水
李顯龍總理在4月10日的
全國電視講話中
真摯地對他們的家人說:


「如果你們正在看電視
我感激您的兒子、父親、丈夫
對新加坡做出的貢獻」



「我們一定會盡全力
照顧好他們的健康、生計和福利
讓他們安全無恙地歸家」
病毒無情
但是新加坡有情
希望客工朋友們
照顧好自己!平安抗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