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生意为生存转型线上拍卖 古董行传人回忆先辈创业艰辛

1956年创立的”英记行“,1971年搬迁到芽笼,过去20多年处于冬眠状态,2023年4月结束实体店营业。(照片来源:英记行)
从小在清朝的酸枝家具躺椅睡午觉,以铜马为玩具,日常接触都是古旧物品,仿佛住在博物馆里,80后的罗颍珊是新加坡老字号古董店“英记行”的第三代传人。

罗颍珊小时候以为人人家里都用古董家具。
从剑桥硕士毕业的管理顾问罗颍珊,意识到冬眠了20多年的家族生意,要生存必须转型,就决定把1971年就一直保留原貌的实体店给关闭,转为线上拍卖。

英记行的第二代,媳妇方蕙芳小时候是童星,曾经和李丽华一起拍过电影,嫁进罗家后,偶尔也在古董店帮忙。
50,60年代,新加坡与中国还未建交,一般人无法到中国,要购买中国的古物并不容易,因此当年生意非常红火。创办人罗宏基在中国是个成功的商人,因为政治动荡而下南洋,不过在逃难的过程中却变得一无所有,甚至在船上被大风吹掉了一只鞋,抵达南洋时只穿着一只鞋。后来却凭着人脉和刻苦的精神白手起家,经营多种生意,包括古董店—英记行。

创办人罗宏基以妻子的名字潘佩英的名字命名古董店。图为英记行1956年在南京街上段的第一家店面。(照片来源:英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