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Lock Down一年 过不去 回不来 越堤族靠手机 联系情

2021年03月20日   •   1万次阅读

马新边境封锁届满一年,马新民众只能通过视讯或致电,维系家人关系。

报导:吴燕萍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山19日讯)马新边境封锁满一年,越堤族过去一年错过和家人共度重要节日和美好时光的机会,手机通话和视讯,成为越堤族与本地家人联系的唯一管道。

我国政府自去年3月18日落实锁国政策,以有效抑制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传播,约30万名越堤族于去年3月16日和17日纷纷收拾行李入境新加坡准备短住和工作。

原本只是两周的锁国行动,却封锁超过一年,令不少越堤族回不了家,也令许多马来西亚家庭目前还处于无法一家团圆的局面。

不少越堤族于过去一年,经历失去至亲或无法回国送殡的伤痛,当中也有一些是错过见证孩子第一天上学或孩子出生的重要时刻,越堤族心中的苦,只有当事人才懂。

手机通话和视讯成为越堤族与家人联系的重要管道,若没有手机,恐许多马新家庭将无法撑过此低谷时期。

《中国报》向部分越堤族了解,他们过去一年都固定致电或视讯马来西亚至亲,通话时间平均介于5分钟或半小时不等。

受访者透露,为了可以和母亲通过手机应用程序WhatsApp通话和视讯,索性将自己的马来西亚号码开多一条附属线给母亲,希望用网络数据与母亲“煲电话粥”。

另外,刚于去年诞下女儿的越堤族妈妈,除了每天致电回乡了解女儿成长情况,也通过行动党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的协助,将母乳运回吉打家乡给女儿哺乳。

上述举动也成为越堤族妈妈,另类和女儿“联系”的方式,虽过程不易,但她们还是努力撑下去。

马新边境封锁一年,众越堤族最希望是今年疫情受控,边境重开。

陈心坚:家人长期依靠视讯联系,无法增进家人感情。

心理学讲师:只会报喜不报忧

长期视讯 让关系陷危机

莱佛士依斯干达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兼科系主任陈心坚认为,越堤族和家人长期以视讯沟通,恐令家人关系疏远。

“所谓‘见面三分情’,视讯无法让人增进关系,并且也没办法让人掌握一方真正的情况。”

陈心坚接受《中国报》访问时举例,如果越堤族生活不如意,他们基本上在视讯中,不会和家人真心表露,只会报喜不报忧,而在短短的几分钟谈话,家人也不会发现不妥。

“如果家人是面对面交流,通过眼神,大脑就能分析眼前人士是否有不妥,家人可以更易察觉亲人的问题,从中协助解决。”

他认为,长久视讯只会让家庭关系陷入危机。

“因为家庭问题无法面对面解决,所以视讯只能是短暂望梅止渴的方式,不能长久。”

陈心坚指出,家人长久分离,感觉冲突变少,感情变好,实际上却是让人越来越孤单,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

他认为,要良好维系家人感情,唯一方法就是马新政府尽快克服疫情,开放马新边境

因此,他呼吁马新政府尽快克服疫情,以便边境重开,让马新家人团聚,维系家庭感情。

四地视讯连线谈过大礼

原以为马新锁国仅两周,32岁剪辑师蔡慧丽去年入境新加坡时,还和未婚夫轻松打闹,未料马新边境一关就是一年,连婚事也被耽搁。

蔡慧丽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去年3月入境新加坡后,曾通过手机应用程序WhatsApp视讯,召集男友和自己位于古晋、新加坡、新山和巴生家人,进行四地视讯讨论过大礼事宜。

蔡慧丽遗憾连婚事也被耽搁。

她回想起当时挺有趣,但后来马新边境一直未重开,婚事暂时也搁置。

蔡慧丽每天都会和在新山工作的未婚夫进行至少5分钟的视讯,而位于古晋的家人会偶尔致电联系。

“我从前去台湾念书都不曾那么久没回家,有一次致电回古晋家乡时,80多岁的外婆看到我,眼眶都泛红。”

蔡慧丽每天都会和未婚夫进行至少5分钟的视讯。

她坦言,马新边境重开后,最想的不是举办婚礼,而是返回古晋老家看爸妈和外公外婆。

“为了可以很好和家人视讯沟通,我还开了一个电话附属线给母亲,可以用网络数据进行视讯联系。”

伍燕欣(右)于今年农历新年期间,与丈夫和女儿开心团聚。

诞女后返职场 母乳运回家乡

在新加坡担任行政执行人员的伍燕欣(29岁),去年9月诞下女儿后,于今年2月28日再度入境新加坡,返回职场上班。

“由于马新边境未开放,我现在无法随意回国看女儿,只能每天通过视讯联系年约60岁的母亲,让母亲协助通过镜头和女儿沟通。”

伍燕欣坦言,她将母乳运回吉打州家乡,希望通过此方式让孩子健康哺乳成长。

她忆起过去一年,坦承过的不易,去年马新边境封锁时,她已怀孕3个月,当时无法返马定期检查胎儿,成为她的困扰之一,后来顺利返回国,并于9月顺利产下女儿。

伍燕欣和丈夫都在新加坡工作,每天只能通过视讯,掌握女儿成长情况。

她说,当时住在吉打州的家人原本订机票要到新山看孩子,未料疫情令家人无法过来。

“最后,我在陪月中心坐完月子后,才带着孩子返回吉打州家乡,并将孩子交给母亲照料。”

伍燕欣盼望马新边境尽快重开,她就能定期回家乡看孩子。

张致荣(右)暂与家人分隔马新两地,留在新加坡努力奋斗。

工程师错过岳父丧礼

工程师张致荣(45岁)入境新加坡已一年,他曾想过要申请返回国休假,但碍于隔离费用不少,最后还是选择努力在新加坡奋斗,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他坦承,过去每周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如今只能通过视讯联系,不过,他坚持每天都会和家人视讯至少5分钟,从而了解家人情况。

张致荣坦言,过去一年,其实过得不易。

“过去一年,其实过得不易,而我除了无法陪伴家人左右,还有 一个遗憾是岳父去年6月逝世,我也无法出席丧礼,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他认为,暂居国外的马来西亚人对于政府在控制疫情的能力和信心已跌到最低点,并且目前越堤族还需面对更新护照,浪费时间排队的情况。

他希望政府可提高办事效率,也希望马新边境尽快重开,让所有越堤族可以和家人团聚。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736次阅读
对你的Singpass做这些事,换来的不是快钱,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