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霸凌暴力怎么办?
作为一个母亲,痛心之余,也看到了最实际的一点,我们应该若何告诉孩子应对霸凌?
对此,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节目中给过这样一个答案:打回去。
李教授说:如果不反抗,那个被欺负的孩子,会渐渐失去对世界的好恶判断,陷入坏人的恶里,终生受伤。那个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别人,伤害别人。永远不要低估了小孩的恶,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不必狭义地理解“打回去”。
这三个字真正的含义在于,要让孩子拥有不打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隐忍反而会使得霸凌更加肆无忌惮。
遇见霸凌,孩子们可以这样做:
严肃地大喊
第一时间,盯着对方的眼睛严肃地大喊: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迫于语言上的震慑,小孩子间的打打闹闹都会停止。
即使是言语霸凌,如果你不断拒绝、反抗,告诉对方这样不对,事情也会更容易停止。
沉默是被霸凌者的宿命,发声才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及时求助
在语言劝告后,对方仍旧不停止,大概率可能是恶意伤害。这时单纯的警告已无意义,教会孩子,在自己无法阻止霸凌的情况下,一定要想办法借助其它力量来保护自己,比如告诉老师、向爸爸妈妈求助,或者打电话报警。
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何时,遭受暴力威胁、受到欺负,不要瞒着爸爸妈妈一个人默默承受,爸爸妈妈会无条件的站在你这边。父母的支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决心。
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孩子被霸凌了,如何走出心理阴影,是更加漫长和重要的话题。
我们文章前面提到的小森很幸运,有一个细心的妈妈,还有一个很懂得怎么教育孩子的老师。后来,妈妈把事情反馈给了学校,老师沟通了对方的家长,一起出了道歉方法。

那个男生的家长对于自己儿子竟然做出这种事也很诧异,不仅买了新水杯、让孩子当面道歉,还和儿子一起写了道歉信,和一个小小的赔礼放在一起,郑重地交给了小森。

小森看到了对方认真道歉,心里阴影也渐渐消散了。一个多月过去后,小森已经不再在乎当初的事,从心底真正原谅了对方,两个人还一起聊过天。
相关法规
根据新加坡《刑法典》第 224 章,任何人在公共场合打架扰乱公共安宁,均构成斗殴罪。一经定罪,违法者可能面临最高1年的监禁和/或最高 5,000 新币的罚款。
根据《刑法典》第 321 章,任何人做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均构成故意造成伤害罪。一经定罪,违法者可能面临最高3年的监禁和/或最高 5,000 新币的罚款。
打人者会付出代价,也请受害者保护好自己,避免防卫有度,不能单纯以暴制暴。
你家孩子曾经遭遇过霸凌吗?
你是如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