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剧焦虑,新加坡议员提出四方面措施改善心理健康

2020年10月17日   •   7524次阅读

2018年11月19日,勿洛南一个组屋单位发生了父亲杀死女儿的家庭悲剧。

死者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患有广场恐惧症和疑病焦虑症。她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无法找到全职工作,全靠父母亲照顾和抚养。

虽然父母亲对她百般疼爱,但她却常责骂双亲,导致父亲近乎精神崩溃。事发当天,这名女儿恫言要杀死父亲,并持刀指向他。

最终,父亲用铁条把女儿打倒,并把她勒死。这名66岁的父亲承认误杀罪,前天在高庭被判坐牢两年九个月。

法官在下判时表示,被告是一名无私与疼爱女儿的父亲,但不幸的是,这对父女都没有及时为他们的精神疾病寻求治疗,也没有获得急需的援助,最终酿成悲剧。她希望这起案件能敲响警钟,让社会多关注心理健康的问题。

新冠疫情加剧焦虑

新加坡的生活节奏快,人们在不同阶段面对学业、职场、婚姻、家庭关系以及病魔的压力。

传统价值观的式微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化,让不少年轻的一代产生疏离感与焦虑。人口老化以及少子化的趋势,也让不少独守空巢的年长一代感到彷徨与无助。

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各年龄层人士对生命与生计问题的恐惧。

密集的疫情案例追踪报道,让人们对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感到焦虑;长期宅在家中让人们感到沮丧,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增加;病毒阻断措施影响人们的饭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抑郁的情绪。当恐惧、沮丧以及抑郁无法疏导时,精神健康便出现了状况。

新加坡每七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受精神疾病困扰。

议员提出四方面改善心理健康

新加坡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文礼佳昨天在国会辩论结束后的休会动议中,建议政府从四方面着手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规定学生参加心理健康通识课程,了解企图自杀者的征兆,并学习如何管理压力和照顾好自己的身心。

他还提议在学校强制推行心理健康课程,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日”。

其他建议包括在社区设立接触点,让公众不必跑到医院就可获取心理健康治疗,为所有新加坡公民提供定期心理健康检查,以及在学校和高等学府强制推行心理健康通识课程,协助学生了解心理疾病的症状以及早防备。除此之外,他也建议允许倍感压力的学生暂时缺课。

文礼佳说:“这不是给学生一张通行证,重要的是让家长知道情况,学校可以把学生缺席记录为心理健康日,这么一来能得知学生请了几天这类假期,如果学生再次因此缺席,就转介让学校辅导员同他们谈谈。”

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次长蔡瑞隆回应时指出,各政府部门过去推出了各种扫除社会歧视和强化新加坡公民心理健康的计划。今年2月以来,已有1000人加入青年心理健康网络,并提出了15项建议。

蔡瑞隆说:“政府致力于与私人领域和民间伙伴合作,除了扫除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刻板印象,也会确保心理健康课题继续是新加坡集体社会意识的关注点。”

设立青年心理健康网络

新加坡政府设立青年心理健康网络,邀请公众集思广益提出改善年轻人心理健康的点子、启动对话,以及发起行动。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及财政部长王瑞杰10月15日在总结部长声明辩论时透露,青年心理健康网络(Youth Mental Well-being Network)是“群策群力,共创未来”行动网络下的其中一项计划。

王瑞杰指出,心理健康是日趋令人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确保公众能获得心理健康医疗服务至关重要,这也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已设立新冠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探讨如何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协助疫情造成的新弱势群体。

与生理健康不同,心理健康涉及更多的面向,症状也不太明显。不少心理健康的问题,在悲剧发生后,才被人察觉其严重性。

尽管新加坡有多个社会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纾缓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新加坡有必要加强群体的合作,填补心理健康服务的缺口。

在这一方面,除了政府相关机构外,公民社会如义工组织、宗教团体以及基层工作者也可协助将社会援助网撒得更广。他们应该扮演吹哨人的角色,协助有需要的人获得政府以及专业的援助。

另一方面,新加坡有必要加强新加坡公民应付压力的能力,避免让它演变为心理健康问题。每个世代都面对生活压力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去克服压力,并将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人际关系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的。提升交际能力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加幸福感的来源,“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全、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技能的习得,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培养交际技巧。

首先,设定心理疆界。 1

青少年在交往中,彼此要设定一个社交心理疆界,如果甲方行为或要求突破了乙方的心理疆界,乙方要不带敌意地拒绝与否定。当双方明确彼此的心理疆界,才能保持真诚的交往。

其次,同理倾听。 2

同理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理解对方的感受、观点等。同理倾听既能鼓励对方继续说,又能保证更精准地理解对方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回应方式,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三,善用幽默。 3

所谓右手来点理性,左手来点幽默;幽默是一种润滑剂,让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促使青少年拓展交际的广度与深度。

其四,主动修复。 4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与他人发生冲突,这就必须采取合作的方式来有效管理冲突。冲突双方都愿意共同了解冲突的内在原因,分享双方的信息,共同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方案。具备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能有效地重建人际关系。

最后,自我成长。 5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青少年要立足于做好自己,不依赖他人。自我成长才是人生永恒的价值。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交际能力,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青少年交际能力,协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也能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嘀——你的新加坡野邻居上线中,请及时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446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最赚钱的几个行业!2025最新版出炉,你在其中吗?
2025年07月05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