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中日韩FTA谈判陷入僵局。但在上周一举行的三边峰会上,这一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四年来的首次峰会,并承诺重启FTA谈判。
中国呼吁日韩两国深化经贸合作,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并尽快恢复并完成中日韩FTA谈判。

图源:路透社
据有关消息表示,中国高度重视FTA谈判,并有望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稳步复苏。韩国总统尹锡悦也表示,三国将努力为贸易和投资创造一个透明和可预测的环境,并建立一个安全的供应链。
中日韩三个国家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合计占全球GDP的25%,年交易量超过800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和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
在峰会后的三边商务会议上,商界领袖同意成立一个工作组,共同研究私营部门的经济合作。
向以RCEP为基础的合作关系
专家指出,中日韩FTA将基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被视为“RCEP Plus”,超越了RCEP的自由化水平。例如,这三个国家计划全面取消RCEP没有涉及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关税。

图源:CNA
新加坡Hinrich基金会贸易政策负责人埃尔姆斯博士认为,三方FTA将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尽管三国经济高度互补,产业链高度互联,但埃尔姆斯博士表示,它们在农业、电子和化工等许多领域也是竞争对手。她说,寻找取消关税的产品将是一个“挑战”,并指出家具、原材料和服务是潜在的开放领域。
虽然一些专家表示,由于经济挑战,中国热衷于推进FTA谈判,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该协议也将有利于韩国和日本。

图源:CNA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亚太韧性与创新中心(Center for Asia-Pacific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主席、研究教授林雪芮(Syaru Shirley Lin)教授说,中国急于推动FTA并不令人意外。她说,这些国家之间更紧密的市场一体化具有经济意义。
自贸协定该何去何从
林雪芮教授认为,日本和韩国意识到与中国不对称的经济相互依存是一种劣势,这促使它们寻求经济多元化。数据显示,韩国和日本近年来减少了对华投资。
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2023年首次出现,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下降78.1%。日本对中国的净新资金流入也降至至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图源:CNA
专家们对自由贸易协定能否在近期内达成持有不同看法。埃尔姆斯博士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认为谈判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她认为,在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之前,领导人的誓言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影响。
林雪芮教授则较为乐观,她认为如果三国能够保持势头,消除剩余障碍,并抵御外部干扰,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达成。
如果各方认真对待自由贸易协定,就必须加大努力,例如更频繁地举行会议,让大型团队更深入地进行讨论,一年一次的会谈显然不足以带来重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