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人选择骨灰撒土安葬方式,国家环境局表示,过去四年共收到近6800份申请,受访殡葬业者说,选择海葬的人明显锐减。
环境局数据显示,本地首个陆地撒骨灰设施清心园在2021年启用后收到约900份申请,之后逐年增加,去年有2300多份申请,同比多出15%。

五福寿板店负责人郭绪泽受访时表示,选择骨灰撒土安葬的顾客,每个月约有十个。
五福寿板店负责人郭绪泽说:“现在平均一个星期都有两组到三组,比起过去刚开始的时候,是两三个月才一组。本来没有这个撒花园的时候,都是海葬。然后有了这个新的清心园,所以就几乎有80%跑去撒花园。如果撒在花园320元,这是国家环境局的收费。然后在寺庙或者骨灰安置所,都是好几千以上,甚至算万的都有。钱是一个关系,不过价值观不一样。”
另一家殡葬业者表示,近年约有七成的人,选择把骨灰安置在骨灰瓮,三成选择将骨灰撒土或海葬。
郑海船生命礼仪负责人郑珍妮说:“去年来讲,我们大概一个星期有一个家属,回来问我们就是关于(骨灰)撒土的问题,现在来说,大概每天都有这种询问。之前是有85%的人是把骨灰放在骨灰瓮,清心园开放过后,我们有大概15%的家属,都已经移到去清心园。”


受访业者预计,随着国人价值观的改变,还有花费上的考量,骨灰撒土安葬的需求将稳健增长。
位于万礼的第二个骨灰撒土园区,将在今年投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