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人選擇骨灰撒土安葬方式,國家環境局表示,過去四年共收到近6800份申請,受訪殯葬業者說,選擇海葬的人明顯銳減。
環境局數據顯示,本地首個陸地撒骨灰設施清心園在2021年啟用後收到約900份申請,之後逐年增加,去年有2300多份申請,同比多出15%。

五福壽板店負責人郭緒澤受訪時表示,選擇骨灰撒土安葬的顧客,每個月約有十個。
五福壽板店負責人郭緒澤說:「現在平均一個星期都有兩組到三組,比起過去剛開始的時候,是兩三個月才一組。本來沒有這個撒花園的時候,都是海葬。然後有了這個新的清心園,所以就幾乎有80%跑去撒花園。如果撒在花園320元,這是國家環境局的收費。然後在寺廟或者骨灰安置所,都是好幾千以上,甚至算萬的都有。錢是一個關係,不過價值觀不一樣。」
另一家殯葬業者表示,近年約有七成的人,選擇把骨灰安置在骨灰瓮,三成選擇將骨灰撒土或海葬。
鄭海船生命禮儀負責人鄭珍妮說:「去年來講,我們大概一個星期有一個家屬,回來問我們就是關於(骨灰)撒土的問題,現在來說,大概每天都有這種詢問。之前是有85%的人是把骨灰放在骨灰瓮,清心園開放過後,我們有大概15%的家屬,都已經移到去清心園。」


受訪業者預計,隨著國人價值觀的改變,還有花費上的考量,骨灰撒土安葬的需求將穩健增長。
位於萬禮的第二個骨灰撒土園區,將在今年投入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