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联合新科研研发 有效检测伤口愈合情况仪器

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要研究员郑志强副教授(左起)和博士生杨梓杰,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科学家郑盺婷博士和首席科学家苏小笛博士。(图:周恩绮)

本地研究团队研发效检 测伤口愈合情况的仪器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花了三年时间,联合研发出一款能有效检测伤口愈合情况的仪器。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花了三年时间,联合研发出一款能有效检测伤口愈合情况的仪器。
目前,医生主要通过目视检测来判断伤口愈合的情况。如果要知道伤口是否受感染,需要用棉签或针筒去刺破伤口,然后取出细胞或液体去培养细菌,最快也需要两天时间才有答案。
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郑志强副教授说,新研发的仪器薄如纸,也不需要电池。它利用人工智能(AI)观察仪器的颜色变化,能在15分钟内,得知伤口愈合情况,准确度高达97%。

仪器将根据伤口不同的愈合情况,发生颜色变化。(图:周恩绮)
“我们的系统有两大部分,一个是像纱布的小纸贴,直接可以贴在纱布上面。这个纸就会吸收这个伤口的液体,然后用手机拍了照片之后,用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判断这个伤口有没有受感染。

通过人工智能(AI)观察仪器的颜色变化,患者能在15分钟内得知伤口愈合情况。(图:周恩绮)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苏小笛博士说,小纸贴可以测出五项指标,分别是:温度、酸碱度、尿酸、三甲胺,以及湿度。这五个指标代表了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的性能。
“温度、酸碱度都是和感染和发炎有关的指标。尿酸和三甲胺分别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和细菌代谢的产物。另外还有湿度,不同伤口愈合成都不一样的时候,它的液体量会有变化。”
研究团队接下来希望可以和医院合作,进行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