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灵堂都设有至少一个房间供丧家休息,内有床褥、衣橱、沙发、厕所和淋浴间等。(徐颖荃摄)
(新加坡讯)参加好友母亲的葬礼,发现对方年迈父亲连躺下休息的空间也没有,让资深房地产开发商对人生的最后一程萌生感触,如今涉足殡葬领域经营殡仪馆,为其融入“酒店式服务”的经营理念。
位于兀兰工业园的兀兰永念堂(Woodlands Memorial),是当地首个综合防腐、灵堂和灵骨塔的殡葬设施,今年3月中旬投入运作。
总裁傅文杰(49岁)日前接受新加坡《新明日报》访问时忆述,17年前进入房地产领域,成为一名房产开发商。多年前,他参加好友母亲的丧礼,在灵堂上发现好友年迈的父亲想要躺下歇息却没有空间,只能找地方倚靠。
“那时候我就在想,一定有什么我们可以做的,能让悲痛的家属在缅怀逝者时,不会那么辛苦。”
此外,随着新国迅速老龄化,对后事的操办和场地的需求日渐增高。傅文杰坦言,他想尽己所能为乐龄人士的临终问题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考量。
两年多前,当政府通过售地计划(GLS)推出位于兀兰工业园E8区的这块空地用于殡仪馆建造时,傅文杰抓住机遇投标。
他坦言,之前只是开发商,现在还需经营一个殡葬设施,对他而言是不小的转变。“不少人对这行(殡葬业)讳莫如深,尤其是华人的传统文化。”因此,决定经营殡仪馆前,他去寻求父母和家人的意见。
“父母都很支持。他们上了年纪、属于建国一代,很客观地看待人的最后一程,并认为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他们很开心,我能为此做出贡献。”
不过社会对殡葬行业的避讳,依旧超出他的预期。
“我遇到承包商和顾问不想投标,因为我们是殡仪馆。也有工人第一天来上班,但因为觉得不吉利,第二天就决定不来了。”
傅文杰却不被这些影响。“死亡和身后事不是该被忌讳的话题。我们庆祝新生命的到来,就也应严肃地直面生命的逝去。”
14个灵堂中灯光温馨明亮、天花板吊高,目前已举办过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等各大宗教的丧礼。

傅文杰开设的兀兰永念堂于2023年3月投入运营。(徐颖荃摄)
灵堂需求走高
傅文杰透露,开业一个半月以来灵堂需求走高,家属积极反馈令他备受鼓舞。
兀兰永念堂楼高九层、布满绿植,小型灵堂可容纳约60人,大型灵堂约120人。若需要,打通后的灵堂最多容纳约1000人。
傅文杰说:“每个灵堂也特意腾出房间,有床褥、衣橱、沙发和淋浴设施等,供守夜的家属使用。”
营业至今,最繁忙时有一半的灵堂都在使用中。“目前仍处于营业初期的阶段,希望更多人能知道有兀兰永念堂这个选项。”
他透露,不少丧家反馈在面对丧失亲人的痛苦之余,周全的设施和平和的环境为心灵带来了慰藉,这也是他希望能为逝者家属所提供的便利。
请人是一大挑战
傅文杰说,出于对殡葬业的避讳和劳力短缺,再加上聘请外籍员工的比例限制,请人是一大挑战。
“很少有本地人愿意做这一行,我们就得提高薪水才可以请到人,因此成本增加。”
此外,冠病期间建筑过程受影响,材料成本增加超过四成。“由于在营业初期,具体成本增加还在计算,但运营等各方面成本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