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靈堂都設有至少一個房間供喪家休息,內有床褥、衣櫥、沙發、廁所和淋浴間等。(徐穎荃攝)
(新加坡訊)參加好友母親的葬禮,發現對方年邁父親連躺下休息的空間也沒有,讓資深房地產開發商對人生的最後一程萌生感觸,如今涉足殯葬領域經營殯儀館,為其融入「酒店式服務」的經營理念。
位於兀蘭工業園的兀蘭永念堂(Woodlands Memorial),是當地首個綜合防腐、靈堂和靈骨塔的殯葬設施,今年3月中旬投入運作。
總裁傅文傑(49歲)日前接受新加坡《新明日報》訪問時憶述,17年前進入房地產領域,成為一名房產開發商。多年前,他參加好友母親的喪禮,在靈堂上發現好友年邁的父親想要躺下歇息卻沒有空間,只能找地方倚靠。
「那時候我就在想,一定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能讓悲痛的家屬在緬懷逝者時,不會那麼辛苦。」
此外,隨著新國迅速老齡化,對後事的操辦和場地的需求日漸增高。傅文傑坦言,他想盡己所能為樂齡人士的臨終問題提供更多的選擇和考量。
兩年多前,當政府通過售地計劃(GLS)推出位於兀蘭工業園E8區的這塊空地用於殯儀館建造時,傅文傑抓住機遇投標。
他坦言,之前只是開發商,現在還需經營一個殯葬設施,對他而言是不小的轉變。「不少人對這行(殯葬業)諱莫如深,尤其是華人的傳統文化。」因此,決定經營殯儀館前,他去尋求父母和家人的意見。
「父母都很支持。他們上了年紀、屬於建國一代,很客觀地看待人的最後一程,並認為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他們很開心,我能為此做出貢獻。」
不過社會對殯葬行業的避諱,依舊超出他的預期。
「我遇到承包商和顧問不想投標,因為我們是殯儀館。也有工人第一天來上班,但因為覺得不吉利,第二天就決定不來了。」
傅文傑卻不被這些影響。「死亡和身後事不是該被忌諱的話題。我們慶祝新生命的到來,就也應嚴肅地直面生命的逝去。」
14個靈堂中燈光溫馨明亮、天花板吊高,目前已舉辦過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等各大宗教的喪禮。

傅文傑開設的兀蘭永念堂於2023年3月投入運營。(徐穎荃攝)
靈堂需求走高
傅文傑透露,開業一個半月以來靈堂需求走高,家屬積極反饋令他備受鼓舞。
兀蘭永念堂樓高九層、布滿綠植,小型靈堂可容納約60人,大型靈堂約120人。若需要,打通後的靈堂最多容納約1000人。
傅文傑說:「每個靈堂也特意騰出房間,有床褥、衣櫥、沙發和淋浴設施等,供守夜的家屬使用。」
營業至今,最繁忙時有一半的靈堂都在使用中。「目前仍處於營業初期的階段,希望更多人能知道有兀蘭永念堂這個選項。」
他透露,不少喪家反饋在面對喪失親人的痛苦之餘,周全的設施和平和的環境為心靈帶來了慰藉,這也是他希望能為逝者家屬所提供的便利。
請人是一大挑戰
傅文傑說,出於對殯葬業的避諱和勞力短缺,再加上聘請外籍員工的比例限制,請人是一大挑戰。
「很少有本地人願意做這一行,我們就得提高薪水才可以請到人,因此成本增加。」
此外,冠病期間建築過程受影響,材料成本增加超過四成。「由於在營業初期,具體成本增加還在計算,但運營等各方面成本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