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改革
新加坡学前课程框架再做更新
教育部将增加初院DSA计划学额至20%
教育部将试行单元化第三语文课程
所有中小学年中考明年取消
2024年起,教育部将取消中学B级别母语科目
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将扩展至目前只有快捷课程的三所学校
教育部将探讨提高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
加强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训生态系统
教育部将在西部为多重残疾学生成立新的特需学校
新加坡学前课程框架再做更新
教育部将在今年底更新“培育幼儿:新加坡学前课程框架”,强化学前教育的教学工作。

框架经调整后,学前教育教师将通过游戏和互动,更注重向4到6岁的学前孩童灌输价值观、关注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以及培养积极学习的态度,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教育部、幼儿培育署和国立幼儿培育教育学院将在明年为学前教师提供相关培训。
教育部将增加初院DSA计划学额至20%
教育部将从今年的初级学院直接招生计划(DSA)活动开始,把政府及政府辅助初院的非直通车课程入学名额从10%增加到20%。

教育部长陈振说,此举认可了学生在学术成绩以外的其他优点,让更多学生通过直接招生计划入学。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把政府及政府辅助初院的非直通车课程入学名额从10%增加到20%,让更多学生通过直接招生计划入学。
这12所政府辅助初院包括:
安德逊实龙岗初级学院
英华初级学院
公教初级学院
诺雅初级学院
裕廊先驱初级学院
国家初级学院
南洋初级学院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
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
淡马锡初级学院
维多利亚初级学院
义顺星烁初级学院
另一方面,教育部将降低理工学院预科班的入学门槛,让更多普通源流学生报读。
目前,预科班按英文、数学、相关科目、以及成绩最佳的两个科目的积分为入学标准。

2024学年起,两个最佳科目的积分将从3降低到4。不过,总积分的入学标准则维持不变,总分12分或以下的学生可报读课程。
预计每年将有另外200名学生受惠。目前,教育部每年大约接获1600份申请,当中大约1500人被录取。

当局也正检讨高等学府的入学标准,并在2028年的招生计划前,全面落实相关调整。
教育部将试行单元化第三语文课程
教育部将试行单元化第三语文课程(Modular Third Language Programme),莱佛士书院也将在明年成立本地第四个中学马来文语文特选课程中心。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试行单元化第三语文课程可让更多的中学生能够学习新的语言,探索其他文化。
教育部将与合作伙伴合作,从现有的一到两种第三语文课程中开展这项试验性计划。

试点计划
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将以可叠加单元的形式,学习现有的第三语文之一。学生可以从任何起点开始,并可选择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学习一个学习单元,并在整个中学阶段加深对这门第三语文的掌握,在完成所有单元后获取证书。

此外,陈振声也指出,在莱佛士书院成立中学马来文语文特选课程中心,能让更多学生接触到这项课程,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该课程。
教育部的资料显示,目前有三个中学马来文语文特选课程中心。
分别设在:
武吉班让政府中学
丹绒加东中学
安德逊中学

当局也希望每所学校都能建立海外合作关系。这有利于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不同的文化。本地约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已经与海外学校建立了伙伴关系。
明年所有中小学的年中考试将被取消
教育部长陈振声表示,这么做将为所有学生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21世纪技能。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已经主动取消中二年中考试,每14间小学当中也有大约一间主动取消小四年中考试。
01 案例:华义中学
华义中学就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取消了中一至中三以及中四至中五的年中考试,改以举办为期一周学习嘉年华(Learning Festival),让学生参与拼写比赛、华义达人秀等活动。

数学部主任黎砡伻表示,这些活动涵盖学生在身心、认知、社会情感、领导力各领域的发展,也培养他们对文化和美学的鉴赏力。
在学习嘉年华期间,学生还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外语、乐器或舞蹈、烘焙等。黎砡伻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自己的选择感兴趣,进而给他们带来学习的乐趣。
她说:“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不仅不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反而提升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也增强了老师们教学的质量。”
教育部表示
取消年中考将能让教师腾出更多上课时间,使用更多样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性和跨文化技能等21世纪技能。
02 案例:先锋小学
同样自2019年起取消小一至小五的年中考试的先锋小学(Frontier Primary School)副校长曾佩诗就表示,取消年中考利大于弊。

她说,所腾出的两周左右的课堂时间可用于加强学校的应用学习项目、终身学习项目,以及小三至小五的跨学科专题作业项目。这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实,校园生活更多姿多彩。
以跨学科专题作业项目为例,小三学生会扮演“小小沟通者”(Young Communicator)的角色,化身成小记者,通过访问父母,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再进入小组讨论,最后制作海报,并和同班同学分享。
母语部主任林真妮指出,跨学科专题作业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对我们(大人)来说,可能思考能力或者是思维是我们工作上的一部分,可是对小学生来讲,(是)需要教的,是要教他们怎样进一步去探究,怎样进一步去思考一些问题。”
她说,教师会在过程中赋予学生一些技能或者思维模式,训练他们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来完成任务。
教育部表示
若校方已准备就绪,可选择在今年取消部分或所有年级的年中考试。这将为每个年级的教师腾出三周左右的上课时间,让他们使用更多样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性和跨文化技能等21世纪技能。
校方将继续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其中可能包括每学期的计分测验,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平衡年终考试的比重。校方也将继续通过定期作业,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此外,当局也正在检讨整个教育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估要求。任何一个标准的课程都必然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因此必须有一系列的选择来满足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教师也必须有能力从中筛选,并进行定制。
“这些举措旨在实现文化上的转变,让我们的学生在自发动力和未来相关性(future relevance)的驱动下,全面学习和掌握技能,并减少因与他人比较而产生的担忧。”
后年起,教育部将取消中学B级别母语科目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母语较弱的学生可根据能力选择修读G1或G2水平的母语。G1水平注重口语交流,G2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他们在掌握一定水平后,也能选择程度更深的母语。

另外,在新制度下,中学高年级学生将能根据兴趣和强项灵活选修高数、美术、设计与科技等科目。
到时候,所有科目都将按水平分成G1、G2和G3,程度依次相等于目前的普通工艺、普通学术和快捷源流水平,学生可以根据能力修读适合自己水平的科目。

中一学生一般会根据小六会考成绩,修读相应水平的课程,如果符合条件,他们可选修程度更深的科目。到了中二,学生也可根据程度选修更高或普通水平的人文科目。
教育部将在今年稍迟时候公布更多有关科目编班制的细节。
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将扩展至目前只有快捷课程的三所学校
从2024年起,教育部将把科目编班全面计划扩展到目前只提供快捷课程的三所学校。

三所学校分别是:
克信女中(Crescent Girls' School)
丹绒加东中学(Tanjong Katong Secondar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