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组织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在2019年10月27日,在叙利亚北部被美军追捕时引爆炸弹自杀身亡。
对此,新加坡外交部发文告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被歼灭,是全球在打恐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作为打击伊斯兰国全球联盟的一员,新加坡会继续协助打击全球恐怖主义,包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国组织。

03. 恐怖主义离新加坡有多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了解到这么多新加坡可能潜在的恐怖主义风险之前,小编也不知道,原来恐怖主义的阴影其实一直笼罩在安全宁静的新加坡上空。
恐怖主义,离新加坡从来都不遥远。
而这一点,新加坡政府显然非常清楚:
李显龙总理在2016年新加坡国庆日献词中,把恐怖主义放在今后挑战的第一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就说明了:恐怖主义是新加坡的真正威胁。

2017年6月1日,新加坡内政部发表《新加坡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指出,新加坡过去一年受威胁程度是近年最高。报告中还提到,一些恐怖组织宣扬圣战的刊物中曾提及新加坡,更有阿拉伯文文章中,提到新加坡交易所和一个新加坡港口是潜在恐袭目标。
2018年7月,时任新加坡防长黄永宏表示,新加坡正面临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及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以来“最高级别的恐怖主义威胁”。
对此,新加坡民众似乎也有所警觉:
2017年底,《联合早报》揭晓的“字述一年”活动中,“恐”当选为新加坡2017年年度汉字。
2019年1月22日,新加坡内政部时隔两年再度发表《新加坡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说:新加坡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仍高,有近六成的受访者意识到新加坡是恐怖分子要攻击的对象。

伊斯兰国仍是新加坡目前面对最急迫的威胁。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虽然损失了大片领土,但它的极端和暴力思想仍继续在网络上蔓延,并持续在新加坡、东南亚和全球吸引支持者。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称,近年来,东南亚各国政府一直在强调,从中东地区回国的武装分子以及本土极端分子会给国家带来极大风险。

其实不怪东南亚政府一直在强调,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严峻形势使然。
举个例子,2015年,印尼智库冲突政策分析研究所(IPAC)针对出国打工的印尼女佣自我激进化的情况展开调查。该研究所在2017年公布的报告发现,有约50名印尼女佣处于“被激进化的边缘”,其中43人在香港打工,4人在新加坡,3人在台湾。
新加坡本地自媒体曾针对女佣被激进化一事发表评论,称:以往只是需要防女佣偷钱虐待老人,今后还得防女佣搞恐怖主义。
事实是,恐怖主义的幽灵可能会一直在东南亚区域持续回荡。
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的数据以及中国中科院于2016年5月发布的研究结果,本世纪初以来东南亚地区的恐袭事件,比上世纪后40年的数量翻了三番;而且全世界主要民族宗教冲突是分布在从北非经中亚、南亚直到东南亚的弧形震荡带之中。

而新加坡非常不幸,正处在这一震荡带的顶端。所以政府经常强调本地受到恐袭是个大概率事件,从政府到民众都应该做到未雨绸缪。
众所周知,新加坡国家虽小,但四大种族并处、十大宗教并存,四周又都是回教国家,宗教种族问题历来是敏感而棘手的内政之一。
为此,新加坡政府在构筑种族宗教和谐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特别设立了“种族和谐日”,不遗余力地推动种族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各种族的聚居方面,新加坡组屋中实行的是社区族群比例政策,严格执行配额制度,确保组屋的各族群人口比例与全国水平大致相当;

然而当种族宗教问题和恐怖主义搅和在一起,事情就变得更加棘手:
在2006年启动社区参与计划(Community Engagement Programme)时,李显龙总理便指出,恐怖主义威胁是个“全国性问题”。因此,非穆斯林必须清楚地把一小撮极端分子,同大部分温和、理性和忠诚的穆斯林新加坡人区分开来,并合力解决这个共同问题。
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曾说:
“若明天这里发生事件,而我们开始因种族、语言、宗教或背景不同而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彼此,那我们就失败了,恐怖分子会因此取得超乎他们想像的成功,对新加坡造成超出一起恐怖袭击的破坏。”
对新加坡人来说,认为新加坡没有遭遇恐怖袭击的危险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也因此更应该确保恐怖分子分裂新加坡社会的企图不会得逞。
新加坡的国家领导人把新加坡形容为恐怖分子的“标志性”目标。因此,社会凝聚力和韧性,成为确保新加坡社会不会在发生恐袭后分裂的关键。

虽然到现在为止,新加坡还未遭遇任何恐怖袭击,但每一个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都绝不应放松警惕。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激进化倾向,家人和朋友通常会观察到迹象,也有责任向执法部门举报。
因为最终,要有效与持续地抗衡恐怖主义,不单单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的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击败恐怖主义,迎来真正的自由与安全。
资料来源:
1. 网络公民:推广恐怖主义而被扣押四年 男子持双重国籍面控
2. 南洋视界:恐怖分子为何从未在新加坡得手?
3. 新华网:新加坡的反恐态度
4. 环球时报:新加坡防长:新加坡面临“最高级别的恐怖主义威胁”
5. 中国政策研究网:新加坡的全民反恐及其启示
6. 联合早报:报告:我国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仍高
7. 联合早报:恐袭也曾来
8. 新加坡红蚂蚁:女佣偷窃案疑问重重,新加坡警方查案方式引深思
9. 新华社:新加坡全方位三策略强化反恐措施
10.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新加坡研究】李显龙:种族、多元种族及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