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組織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在2019年10月27日,在敘利亞北部被美軍追捕時引爆炸彈自殺身亡。
對此,新加坡外交部發文告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領袖巴格達迪被殲滅,是全球在打恐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作為打擊伊斯蘭國全球聯盟的一員,新加坡會繼續協助打擊全球恐怖主義,包括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國組織。

03. 恐怖主義離新加坡有多遠?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了解到這麼多新加坡可能潛在的恐怖主義風險之前,小編也不知道,原來恐怖主義的陰影其實一直籠罩在安全寧靜的新加坡上空。
恐怖主義,離新加坡從來都不遙遠。
而這一點,新加坡政府顯然非常清楚:
李顯龍總理在2016年新加坡國慶日獻詞中,把恐怖主義放在今後挑戰的第一位,這在某種程度上就說明了:恐怖主義是新加坡的真正威脅。

2017年6月1日,新加坡內政部發表《新加坡恐怖主義威脅評估報告》指出,新加坡過去一年受威脅程度是近年最高。報告中還提到,一些恐怖組織宣揚聖戰的刊物中曾提及新加坡,更有阿拉伯文文章中,提到新加坡交易所和一個新加坡港口是潛在恐襲目標。
2018年7月,時任新加坡防長黃永宏表示,新加坡正面臨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及2002年巴厘島爆炸案以來「最高級別的恐怖主義威脅」。
對此,新加坡民眾似乎也有所警覺:
2017年底,《聯合早報》揭曉的「字述一年」活動中,「恐」當選為新加坡2017年年度漢字。
2019年1月22日,新加坡內政部時隔兩年再度發表《新加坡恐怖主義威脅評估報告》說:新加坡面對的恐怖主義威脅仍高,有近六成的受訪者意識到新加坡是恐怖分子要攻擊的對象。

伊斯蘭國仍是新加坡目前面對最急迫的威脅。該組織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雖然損失了大片領土,但它的極端和暴力思想仍繼續在網絡上蔓延,並持續在新加坡、東南亞和全球吸引支持者。
美國《財富》雜誌報道稱,近年來,東南亞各國政府一直在強調,從中東地區回國的武裝分子以及本土極端分子會給國家帶來極大風險。

其實不怪東南亞政府一直在強調,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嚴峻形勢使然。
舉個例子,2015年,印尼智庫衝突政策分析研究所(IPAC)針對出國打工的印尼女傭自我激進化的情況展開調查。該研究所在2017年公布的報告發現,有約50名印尼女傭處於「被激進化的邊緣」,其中43人在香港打工,4人在新加坡,3人在台灣。
新加坡本地自媒體曾針對女傭被激進化一事發表評論,稱:以往只是需要防女傭偷錢虐待老人,今後還得防女傭搞恐怖主義。
事實是,恐怖主義的幽靈可能會一直在東南亞區域持續迴蕩。
據美國國土安全局的數據以及中國中科院於2016年5月發布的研究結果,本世紀初以來東南亞地區的恐襲事件,比上世紀後40年的數量翻了三番;而且全世界主要民族宗教衝突是分布在從北非經中亞、南亞直到東南亞的弧形震盪帶之中。

而新加坡非常不幸,正處在這一震盪帶的頂端。所以政府經常強調本地受到恐襲是個大機率事件,從政府到民眾都應該做到未雨綢繆。
眾所周知,新加坡國家雖小,但四大種族並處、十大宗教並存,四周又都是回教國家,宗教種族問題歷來是敏感而棘手的內政之一。
為此,新加坡政府在構築種族宗教和諧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特別設立了「種族和諧日」,不遺餘力地推動種族和諧社會的建設;
在各種族的聚居方面,新加坡組屋中實行的是社區族群比例政策,嚴格執行配額制度,確保組屋的各族群人口比例與全國水平大致相當;

然而當種族宗教問題和恐怖主義攪和在一起,事情就變得更加棘手:
在2006年啟動社區參與計劃(Community Engagement Programme)時,李顯龍總理便指出,恐怖主義威脅是個「全國性問題」。因此,非穆斯林必須清楚地把一小撮極端分子,同大部分溫和、理性和忠誠的穆斯林新加坡人區分開來,併合力解決這個共同問題。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曾說:
「若明天這裡發生事件,而我們開始因種族、語言、宗教或背景不同而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彼此,那我們就失敗了,恐怖分子會因此取得超乎他們想像的成功,對新加坡造成超出一起恐怖襲擊的破壞。」
對新加坡人來說,認為新加坡沒有遭遇恐怖襲擊的危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但也因此更應該確保恐怖分子分裂新加坡社會的企圖不會得逞。
新加坡的國家領導人把新加坡形容為恐怖分子的「標誌性」目標。因此,社會凝聚力和韌性,成為確保新加坡社會不會在發生恐襲後分裂的關鍵。

雖然到現在為止,新加坡還未遭遇任何恐怖襲擊,但每一個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都絕不應放鬆警惕。
如果發現身邊有人出現激進化傾向,家人和朋友通常會觀察到跡象,也有責任向執法部門舉報。
因為最終,要有效與持續地抗衡恐怖主義,不單單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的是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努力。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擊敗恐怖主義,迎來真正的自由與安全。
資料來源:
1. 網絡公民:推廣恐怖主義而被扣押四年 男子持雙重國籍面控
2. 南洋視界:恐怖分子為何從未在新加坡得手?
3. 新華網:新加坡的反恐態度
4. 環球時報:新加坡防長:新加坡面臨「最高級別的恐怖主義威脅」
5. 中國政策研究網:新加坡的全民反恐及其啟示
6. 聯合早報:報告:我國面對的恐怖主義威脅仍高
7. 聯合早報:恐襲也曾來
8. 新加坡紅螞蟻:女傭偷竊案疑問重重,新加坡警方查案方式引深思
9. 新華社:新加坡全方位三策略強化反恐措施
10. 國關國政外交學人:【新加坡研究】李顯龍:種族、多元種族及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