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原是树林今后却要建中央垃圾站,公寓住户一气之下做了这事

2023年05月16日   •   4788次阅读

位于义顺1道的Skies Miltonia公寓。(新明日报)

作者 侯佩瑜

于义顺1道的Skies Miltonia公寓在2016年建成,公寓后方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住宅环境静谧清幽。一些买家就是看中了这个美景,才买下这个位于郊区的房子。

可是,享受了六年美景后,一些屋主得知当局将会在这片树林上建组屋,离自己32米外还会有个收集1334户家庭垃圾的中央垃圾站,于是要求当局把这个垃圾站改建到另一端。

(谷歌地图)

据报道,建屋局将在这片树林之上建造新预购组屋项目Miltonia Breeze,其1334个单位预计在2029年建成,建筑工程将会在明年年底启动。

但项目蓝图在去年11月公开后,公寓居民对组屋的设施规划等有所顾虑:

新组屋的中央垃圾站位置和通往多层停车场的车道太靠近公寓,居民担心会饱受噪音和臭味的困扰;

担心建造组屋过程所产生的噪音、灰尘;

对住在树林里的野生动物日后的栖息地有顾虑;

担心如果允许新居民使用Miltonia(美通)的道路,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该区议员吴顺喜去年组织了美通居民联系网,协助居民向当局反映顾虑。

今年3月,当局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公寓旁边设置多一倍的隔音屏障;

装置仪表,监测噪音水平;

限制施工车辆的移动;

设置流浪野生动物求助热线,妥善处理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

采取其他措施来控制工地灰尘、定期喷雾灭蚊、进行病媒控制,防止蚊虫滋生。

不过中央垃圾站和车道问题仍未解决。

公寓单位直接面向组屋项目的居民向吴顺喜和当局反映后,日前又发起请愿书,要求当局把中央垃圾站和车道改建在另一端,共获得66名公寓居民联署支持。

在请愿邮件中,一名居民写道:

“设身处地为我们想想。如果你的住家旁边的绿化环境即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年的建筑工程,这片绿化环境最终被一个中央垃圾站所取代,你会有什么感受?”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新明日报》,她自公寓建成就住在这里,选择搬来是因环境安静,虽然她理解开拓新组屋的必要,但认为垃圾站的位置无需面朝他们。

居民赖女士则认为这些是合理的担忧,既然目前还未开始工程,希望提出后当局可以积极考虑。

不住在公寓的红蚂蚁颇能理解这些居民的心情,没有人喜欢改变,特别是不好的改变。映入眼帘的树林没了,取代的是高耸的楼房,还外加一个人见人厌的垃圾站。

虽然这未必会影响公寓单位日后的转售价格,但单位如果面对树林,转售价格几乎肯定能更高一些。 据propertyguru房地产网站的数据,Skies Miltonia一个面积1356平方英尺的单位,目前要价176万新币。

而这个所谓的中央垃圾站,将采用自动化气动垃圾收集系统(Pneumatic Waste Conveyance System),这是个封闭式的系统,垃圾站除了排气管之外,其余都是被包裹起来,但排气管的出口会面向义顺1道的公共道路,所排出的气体也会经过过滤。

另外,建屋局也采取特别行动确保气体不会难闻,包括通过四组过滤系统除臭、定期更换除臭的过滤系统、装置感应器检测臭味以及种植树木减少气体的传播。

(联合早报)

建屋局指出,中央垃圾站离最近的公寓住宅单位的直线距离为32米,两者间隔着网球场、树木和车道,这个距离符合策划及条规。

这是在设计和构思上述预购组屋时,当局和顾问仔细研究了周遭环境,并对临近项目所可能造成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个32米的间隔比区内其他私人住宅项目(如Skies Miltonia,Miltonia Residences和The Shaughnessy)的垃圾收集站与住宅区的间隔还要远,也比Skies Miltonia的垃圾收集站和最近的未来政府组屋之间的距离还要远。

(紫色格子)

组屋的中央垃圾站被指“靠近”Skies Miltonia。(建屋局)

Skies Miltonia和拟建中的中央垃圾站其实隔着一条车道和网球场(22号)。(Skies Miltonia)

建屋局“从善如流”做出改善

即便如此,建屋局在接获反馈后,决定实施一系列措施:

更改垃圾站的面向,大门朝着Skies Miltonia的多层停车场;

从义顺1道开辟多一条车道直接通往中央垃圾站,供垃圾车使用,减少通往停车场车道的交通(垃圾车就不会绕着公寓走一圈);

增建绿色屋顶和棚架,改善垃圾站的外观;

改善垃圾站的设计,加长垃圾站的排气管,让排气位置离公寓更远一些;

种植更多树木以屏蔽垃圾站和车道,同时作为噪音缓冲;

(海峡时报)

绝大多数投诉的居民对解决方案都表示满意,但仍有居民要求完全撤走垃圾站和车道,当局将继续跟居民跟进情况。

有居民认为,垃圾站将建在离公寓更近的地方,而不是离预购组屋更近的地方。他们因此相信,当局没有像对待自己的组屋社区那样,尽到照顾公寓邻居的义务。

当局通过协商希望可以找到双赢局面,成全整个社区。

不过,利益相关者可能以为当局已经作出让步了,因此日后每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就会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争取权益,例如发起请愿运动向当局抗议。

这会不会助长国人的“邻避”(“Not in my backyard”,简称NIMBY)心态,一旦住家附近出现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就千方百计地加以反对?

从兴建客工宿舍到疗养院,再到庙宇骨灰瓮安置处,这些在邻里社区中发展的计划,因为地点靠近住宅区,都曾在不同时期成为我国上下热议的“邻避”话题。

这个话题已谈论了这么多次,我们似乎还没学会,应该看到自己所拥有的部分,而不是去注意缺少的部分。

64岁的居民陈先生(物流公司的董事)就告诉《海峡时报》,他并没有签署请愿书,因为他认为建屋局已经尽其所能在解决问题,也做得比他想像的还要多。

他指出,在公寓旁边建组屋有利也有弊。有人会觉得,预购组屋项目的存在会让公寓价格贬值;但也有人会觉得,有了预购组屋,公寓居民就能享有更多便利的周边设施。

在土地局限的新加坡,红蚂蚁早已懂得窗前所享受的“美景”不是永恒的道理。既然不知道哪年哪月就会冒出好几栋新建筑,不如学会珍惜眼前,享受当下景色。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