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选可以是很“烧钱”的一件事,但这也意味着某些行业会在大选时迎来“旺季”。
每逢大选,各政党和候选人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在宣传上,包括社交媒体推广、竞选海报、竞选宣言、政纲、候选人宣传册等,这不仅带动了印刷行业的业务,也让广告公司、社交媒体运营商、市场公关公司等捞一笔。
根据选举局数据,2020年疫情期间的大选,所有候选人的竞选开销,85%以上都用于宣传上。其中,印刷宣传资料占多数,达560万新元。
今年是大选年,大选日期虽然还未公布,选区范围检讨委员在1月22日已成立,各党的新面孔也陆续露面。
最新核实修订的选民名册将从2月15日起开放给公民查阅,坊间的说法是大选将会在四或五月进行,但可以确定的是,大选最迟要在今年11月举行。
业者:已接获通知随时待命
有印刷业行内人告诉媒体,他们已经接到多位政治人物的通知,今年要随时待命处理多份订单。
印刷公司Republic Holdings为执政党和多个反对党印制宣传单张,已有超过20年经验。该公司董事Ben Ang告诉《亚洲新闻台》,各党通常会提前6个月下订单。
“在选举年,我们通常会看到销售额飙升至少50%。”
Ben Ang透露,每位候选人通常至少订购10万份传单,大约需要3到5个工作日就能送达。有四五个议席的集选区,甚至可订购超过50万份传单。
业者告诉媒体,在选情激烈的选区,候选人会为了吸引更多选民注意而下更多订单。Ben Ang也说,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一同角逐的选区就因此会有更多订单。
根据其公司的网站,传单价格从每100张55元起,并根据尺寸、数量和纸张类型等因素有所变动。

2015年大选。西海岸集选区人民行动党准候选人郑德源准备了一些竞选期间的传单和卡片等材料,其中包括印有自己与妻子和三名孩子的全家福的宣传卡,以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郑德源)
另一家印刷公司Print&Print自1990年开始经营,除了定期为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管理的市镇会印制宣传材料,也包办两党的竞选所需。
公司经理Cynthia Oh告诉媒体,各政党通常会在竞选活动开始前的四到五天敲定订单。在大选期间,横幅、海报以及纸巾、扇子等宣传品的订单都将增加15%。
Ben Ang说,在商言商,他的公司不受政治倾向左右,对所有政党一视同仁,收取同样的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业者的生意即使会在大选期间增加,但增幅还是有个顶限。
这是因为根据国会选举法令,全国大选参选人的竞选开支都有上限。
以2020年大选为例,竞选经费上限是每名选民4元,也就是说,按照候选人参选选区的选民总人数,经费不得超过平均每人4元。
国会选举法令也规定,所有参选人的竞选代理人须在政府宪报公布大选结果后的31天内,向选举官呈报他们的竞选开销,选举局随后也会开放候选人的竞选开销,供媒体和公众付费查询。
实体宣传单张在社媒时代还有价值
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媒体与传播学的客座教授李廷文指出,面对面或实体形式的人际交流通常比数字形式更具说服力。
“现场音乐会能够激发粉丝的支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实体竞选活动。”
李廷文教授表示,这包括挨家挨户敲门与居民见面并分发传单,无论他们是否会阅读传单。
Ben Ang也认为,传单在上门拜票拜时尤为重要,如果家里没人,可以把传单塞进门内,这样就不会白跑一趟。
“一些政党非常重视宣传单张,因为这是一种证实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居民更了解他们。”
候选人能在竞选期间张贴海报和布条,以向选民传达讯息。
李廷文指出,这种视觉材料有助于提高候选人的公共认知度,因此对新候选人来说更重要。

2020年大选竞选期间,各政党海报张挂在大街小巷灯柱上,西海岸集选区这个灯柱就挂着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前进党的竞选海下报。(联合早报)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助理教授赛夫丁(Saifuddin Ahmed)则指出,实体材料也能更好地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与数字内容相比,人们会更认同印刷材料,因为数字内容可能被篡改或忽视。”
“我们更容易忽略或跳过数字广告,而实体海报则能在交通繁忙或人口密集的区域为候选人带来更高的曝光度。”
观察人士指出,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如一些年长者,可能不太擅长使用科技,更倾向于传统的竞选材料。
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与新媒体系主任彭丽珊副教授指出,数字信息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拥挤。
“事实上,要与那些尚未在社媒上关注政党的选民建立联系,可能更加困难。”
彭丽珊副教授指出,虽然印刷实体宣传材料成本更高,派发起来也需要大量人力,但通过数字渠道分发的材料其实需要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了解不同的在线平台的操作,并在网络空间中调节舆论,与选民互动。
她表示,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如何平衡实体与数字宣传对各政党来说至关重要。
各种法令准备就绪应付选举打假
去年10月在国会通过的《选举(维护网络广告诚信)法令》在今年1月22日生效。这项新法律将成为重要工具,进一步打击深伪内容,防止虚假的网络选举广告,对选举和候选人,造成影响。
尽管法令已经生效,它只会在选举令状颁布当天起实行,直到投票日投票活动结束为止。
法令禁止选举期间,在网上发布歪曲候选人言行的深度伪造视频等数码篡改内容,避免选民受这类几可乱真的假信息误导。
根据法令,经由生成式人工智能、修图、配音,或是拼接等数码技术创作的内容,如果歪曲候选人的言行,就不可在网络上发布,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或由机器拨打的自动语音电话(robocalls)。
另外,政府也意识到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可能会被操控,在本届大选来临之际将与社媒公司沟通,提醒它们守法,尤其是与外来干预相关的法律。
而《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令》(The Foreign Interference (Countermeasures) Act,简称FICA)中的各种条款,就是用来对付算法驱动的网络外国干预,特别是外国势力为了影响我们的选举而进行的恶意信息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