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美校园之一的南洋理工大学里都有些什么地标建筑呢,快来跟着小助手一起来云逛校园吧!
The Hive

来源:ins@travelin_farmboy
The Hive绝对能称为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里的地标No.1。这个被称为“小笼包”的建筑于2015年建成,设计师是英国著名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
每层12个小教室从中庭向外延伸,形成下窄上阔的整体。这栋无棱角无正门入口的建筑,师生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

来源:网络
The Hive采用天然通风的设计,由于对流效应,在室外也非常凉爽。这栋八层的建筑最底层是B5,1楼藏着一格小图书馆Library Outpost,馆内收藏了丰富的与HSS和NBS学院有关的音频与影视材料,大家可以去多多打卡!
拍照最佳视角:靠近云南园方向的斑马线,可以拍到与小笼包全景的合影。
The Arc

来源:网络
被称为NTU“创意之坊”的教学中心——The Arc,一共包括56间智能教室,能通过屏幕与移动端的连接形成一个便捷讨论的“翻转教室”。

The Arc教室 来源:网络
The Arc采用节能且通风的设计,节能照明灯、特殊设计的冷气系统与太阳能系统等,让这座学习中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环保建筑。
2018年,The Arc取得了“绿色建筑标志白金水平”(Green Mark Platinum)这个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认证。
ADM
为了弥补因为建筑而失去的绿地空间,ADM(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的设计团队让这栋建筑拥有了一片草坪屋顶。
此外,建筑的外墙采用了玻璃的设计,加强了ADM大楼的透明性和连通性,可以接受最多来自南北两侧的光线。
独特的设计让ADM大楼成为了南洋理工大学必打卡的地标之一。

ADM草坪屋顶 来源:ntu

来源:网络
华裔馆

来源:网络
华裔馆是中国以外唯一一家专注于海外华人文化研究的大学研究中心,为NTU旗下的自主研究机构,其主楼落成于1953年,并于1999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

华裔馆俯瞰图 来源:网络
华裔馆的馆址为南洋大学曾经的行政楼,内设展馆和图书馆。丛林掩映中的华裔馆颇具南洋风格。
华裔馆集博物馆、图书馆、研究中心于一体,所处建筑曾是南洋大学的行政办公楼,这栋楼设计参照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红砖绿瓦,适合打卡拍照。
The Wave

来源:网络
作为NTU的新地标之一,The Wave的屋顶长度为72m, 由7个全木质的弓形组成。是东南亚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木质拱顶技术的建筑。木材来源于种植的可再生森林,废弃后可以降解,非常环保。

来源:网络
虽然是木质,特殊的工艺使得The Wave的屋顶兼具抗潮与防火的功能,并且拥有高过钢铁的比强度,是新型环保材料与艺术感的完美结合。
Gaia

来源:ntu
以希腊大地女神Gaia的名字命名,这是亚洲最大规模的木制建筑。大地之室是南大第八座获得新加坡建设局“绿色建筑白金(零能耗)标志”的建筑。这是新加坡建设局表彰零能耗建筑的最高奖项,代表新大楼的能源消耗与能源产出达成平衡。
目前,新加坡一共有16座获得认证的零能耗建筑,其中一半位于南大校园内,使南大成为新加坡最绿色节能的校园。

来源:ntu
李伟南图书馆
李伟南图书馆由已故银行家李伟南先生的家属捐赠而得名,是全校最大和最受欢迎的图书馆,也是工程和科学类书籍资料的主要收藏馆。李伟南图书馆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有可供学生自习用的书桌。

来源:@yanbo_ntu/ Instagram
馆内最受欢迎的便是二层紧靠落地窗的大片自习区域,在馆内可以俯瞰绿色的校园环境,远眺窗外就可以看到熟悉的柔佛海峡、若隐若现的森林和邻国马来西亚。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