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将携手创建一个人工智能(AI)研究与创新中心,旨在加速前沿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在新加坡的本地采用,NUS因此将成为亚太区首个拥有IBM完整人工智能研发基础设施的高校。新加坡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8月15日的IBM常年大会上,宣布了NUS和IBM之间的上述战略合作计划。她表示:“这项合作是新加坡稳步建设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又一例证。”

图源:FACEBOOK
新中心旨在利用IBM的最新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和NUS的科研优势,为新加坡的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提供开发AI模型等前沿科技产品的开源平台。中心也将为NUS的研究创新计划(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简称GRIP)以及本地起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重要的科研平台。目前,NUS和IBM尚未公布新中心的建设时间表和投资金额。
着重研究安全人工智能和绿色人工智能
根据初步规划,新中心将设在NUS计算机学院内,IBM将提供开发AI新技术所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并贡献一批已公开的AI模型。据悉,新中心将采用IBM专为生成式AI设计的最新系统芯片AIU,其能效是传统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四倍以上,GPU是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等AI技术的关键工具。

图源:FACEBOOK
NUS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建利教授指出,目前AI运行所需的数据量和能量都很大,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减少数据与计算的能量损耗,例如在研发更小且更具针对性的大语言模型等时,新中心将专注于研究安全AI(Safe AI)和绿色AI(Green AI)。
IBM研究部混合云和AI平台副总裁普里娅(Priya Nagpurkar)表示,新中心的开放政策有助于业界共同寻找解决与AI相关的深度造假以及“幻觉”等负面问题的方法。全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创新总监廖永健指出,中小企业要找到专业规模的AI研发平台并不容易,IBM与NUS的合作将使本地中小企业更方便地利用最新技术平台从事AI研发。
新加坡着眼于长远 重视量子科技
在人工智能领域,今后还会有更多高等院校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之一。杨莉明部长在大会上强调了新加坡对量子科技的重视,指出新加坡一贯着眼于长远,总是在机会来临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今年5月,新加坡政府宣布了全国量子策略,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近3亿元用于推动量子科技的发展,当局还重视量子技术的安全问题,并将围绕科研实力、基础设施以及合作三个方面推进。

图源:FACEBOOK
量子电脑的运算基于物理学原理,速度可比超级电脑快超过1亿5000万倍,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几万年才能完成的运算,新加坡政府对量子科技的重视,反映了其对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
新加坡的量子科技发展将为全球科技领域提供新的机遇。随着量子计算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关注和投入到量子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中。新加坡政府对量子科技的重视,将为全球科技界提供新的合作和发展机会。
量子科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量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可能对现有的加密技术造成威胁。因此,如何确保量子科技的安全和可控,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加坡政府通过投入资金和制定策略,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量子科技生态系统,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