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將攜手創建一個人工智慧(AI)研究與創新中心,旨在加速前沿研究,推動人工智慧創新在新加坡的本地採用,NUS因此將成為亞太區首個擁有IBM完整人工智慧研發基礎設施的高校。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8月15日的IBM常年大會上,宣布了NUS和IBM之間的上述戰略合作計劃。她表示:「這項合作是新加坡穩步建設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又一例證。」

圖源:FACEBOOK
新中心旨在利用IBM的最新人工智慧軟硬體技術和NUS的科研優勢,為新加坡的科研院所、企業等機構提供開發AI模型等前沿科技產品的開源平台。中心也將為NUS的研究創新計劃(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簡稱GRIP)以及本地起步企業、中小企業提供重要的科研平台。目前,NUS和IBM尚未公布新中心的建設時間表和投資金額。
著重研究安全人工智慧和綠色人工智慧
根據初步規劃,新中心將設在NUS計算機學院內,IBM將提供開發AI新技術所需的軟硬體基礎設施,並貢獻一批已公開的AI模型。據悉,新中心將採用IBM專為生成式AI設計的最新系統晶片AIU,其能效是傳統圖形處理單元(GPU)的四倍以上,GPU是開發大型語言模型等AI技術的關鍵工具。

圖源:FACEBOOK
NUS計算機學院院長陳建利教授指出,目前AI運行所需的數據量和能量都很大,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減少數據與計算的能量損耗,例如在研發更小且更具針對性的大語言模型等時,新中心將專注於研究安全AI(Safe AI)和綠色AI(Green AI)。
IBM研究部混合雲和AI平台副總裁普里婭(Priya Nagpurkar)表示,新中心的開放政策有助於業界共同尋找解決與AI相關的深度造假以及「幻覺」等負面問題的方法。全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創新總監廖永健指出,中小企業要找到專業規模的AI研發平台並不容易,IBM與NUS的合作將使本地中小企業更方便地利用最新技術平台從事AI研發。
新加坡著眼於長遠 重視量子科技
在人工智慧領域,今後還會有更多高等院校和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形式也是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之一。楊莉明部長在大會上強調了新加坡對量子科技的重視,指出新加坡一貫著眼於長遠,總是在機會來臨前就做好充分準備。
今年5月,新加坡政府宣布了全國量子策略,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近3億元用於推動量子科技的發展,當局還重視量子技術的安全問題,並將圍繞科研實力、基礎設施以及合作三個方面推進。

圖源:FACEBOOK
量子電腦的運算基於物理學原理,速度可比超級電腦快超過1億5000萬倍,能在幾分鐘內完成原本需要幾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新加坡政府對量子科技的重視,反映了其對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的長遠規劃。
新加坡的量子科技發展將為全球科技領域提供新的機遇。隨著量子計算機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關注和投入到量子科技的研究和應用中。新加坡政府對量子科技的重視,將為全球科技界提供新的合作和發展機會。
量子科技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量子計算機的強大計算能力,可能對現有的加密技術造成威脅。因此,如何確保量子科技的安全和可控,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新加坡政府通過投入資金和制定策略,旨在建立一個強大的量子科技生態系統,推動相關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